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聯合國官員稱:“中國抗災經驗值得世界學習”

時間:2008-02-15 11:15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2月5日至6日,胡錦濤與正在執行救災任務的廣州軍區某集團軍陸航團的官兵一起裝運救災物資。

  春節前夕,一場空前的冰雪災害突襲中國南方,數百萬人不得不因此停下回家的腳步。與此同時,中國政府組織各方進行通力配合的抗災行動也迅速展開,並在除夕前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世界各國政府都可以學習中國政府的做法。”2月6日,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秘書處主任布裏塞尼奧在日內瓦發表聲明,高度讚揚中國政府為抗擊冰雪災害而採取的迅速而有效的行動。2月7日,《國際先驅導報》聯繫到國際減災戰略秘書處新聞官利奧尼女士,但布裏塞尼奧已去西班牙巴塞羅那出差,直到2月11日下午,記者才與剛從巴塞羅納趕到紐約的布裏塞尼奧直接通話。

  中國的體制是一種優勢

  《國際先驅導報》:你在聲明中讚揚中國政府抗擊冰雪災害的行動,並認為其他國家可以學習中國的做法。在你看來,中國抗災行動的哪些方面值得他國學習?

  布裏塞尼奧:我們讚揚的是中國政府迅速組織抗災工作,並迅速調動各級部門和各方面力量的能力。中國民政部是抗災工作的總協調部門,它在各省都有分支機構,能夠非常迅速和非常有效地調動所有人員和力量,使各方都配合得非常好。需要指出的是,災害發生時正好趕上所有人都在準備過新年,這使抗災工作更加困難,也更加複雜。如果沒有好的組織工作,災害造成的損失會嚴重得多。

  《國際先驅導報》:中國現行的制度與西方國家不同,有人認為正是這種不同使中國在抗災方面更具優勢,你對此持什麼看法?

  布裏塞尼奧:從某些方面而言,這確實是一種優勢。因為面對災害,如果有組織良好的系統,就更容易調動人們來積極應對。另一方面,中國的社會已經相當開放,我不認為中國的制度還是那种老式的和傳統的制度,這是一種獨特的制度。當然,中國國家龐大,人口眾多,這些都使它與眾不同,不可能期待它像別的國家一樣。

  領導人親臨前線非常重要

  《國際先驅導報》:你最早是在哪得知中國雪災消息的?

  布裏塞尼奧:當時我在韓國首都首爾,先是通過媒體報道,緊接著通過我的辦公室,以及我們在中國和亞洲各地的相關聯絡單位了解這場災害的資訊。我們在泰國首都曼谷有一個辦公室,負責亞洲地區的事務。此外,我還通過在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的同事,不斷得到相關資訊。

  《國際先驅導報》:不知你注意到沒有,中國國家領導人包括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都親自到了抗災一線指導工作。

  布裏塞尼奧:在重大災害發生的情況下,領導人必須表現出關注,以鼓舞大家的信心,不但要鼓舞政府部門的信心,也要鼓舞普通民眾的信心。我認為這是不錯的做法。實際上世界所有國家領導人都這樣做。政治領導人在緊要時候出現,這樣做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不能只是一時這樣做,也應重視平常工作中更加技術性的問題。但我確實認為,領導人關鍵時候親臨前線鼓舞士氣是非常重要的,畢竟這是非常困難的時候。

  中國需加強災害防範意識

  《國際先驅導報》:除跟蹤和關注災害之外,你領導的機構還做了什麼,比如與中國進行抗災方面的協調和合作?

  布裏塞尼奧:不,沒有。我們的主要工作不是進行災難應對,而是進行災害預防和降低風險方面的協調和研究工作。但在發生災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了解是什麼問題導致了災難,有哪些失誤、缺陷,需要解決哪些問題來改進防禦系統。

  《國際先驅導報》:那麼在災害預防和降低風險方面,你們同中國有合作嗎?

  布裏塞尼奧:是的,我們與中國有著長期的緊密合作。我們在各國都設有一個旨在降低災害風險的“國家平臺”,在中國的這個平臺十分活躍,而且運作井然有序。

  《國際先驅導報》:你認為中國在災害防禦方面還有什麼不足?

  布裏塞尼奧:事實上,所有體制都有改進餘地。特別是中國人口眾多,災害一旦發生會影響到許多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現在中國最需要加強的是災害防範意識,應該讓所有人都加強防範意識,讓所有人都了解需要進行的準備和需要採取的措施。一項好的預防計劃應該是涉及到所有人的,因為人人都面臨風險,都可能受傷害,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中國政府已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劉國遠、楊伶)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