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德國大選前瞻:默克爾極有可能成功連任 她有何秘訣?

2017年09月18日 09:05:3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儘管距離德國大選日還有一週時間,但這場選舉似乎已經失去了懸念。“默克爾贏定了”、“德國大選實在是太平淡無奇”……這些都成了近期歐美媒體報道中常見的標題。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德國大選很難出現“黑天鵝”事件,默克爾有望追平前總理科爾,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二位連續執政16年的總理。作為德國政壇的“常青樹”,默克爾在贏得民心方面有何秘訣?若如預測般成功連任,未來又將遇到哪些挑戰?

  最新民調結果顯示,默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及其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統稱聯盟黨)獲得的支援率約為38%,領先第二位的德國社會民主黨約14個百分點,其他4個小黨民調則各自徘徊在7-10個百分點之間。接下來,最大的懸念在於默克爾如何選擇她未來4年任期內的執政夥伴。

  實際上,默克爾目前這種“坐等當選”的局面在一年前還難以想像。當默克爾去年11月宣佈競選連任時,幾乎所有分析人士都認為這將是她執政以來最艱難的選戰。

  2015年和2016年,德國相繼接收難民110萬人和32萬人。“難民危機”把德國政治變成了一場情感鬥爭,不少德國民眾把任由成千上萬的難民進入德國的決定作為默克爾個人的失敗。一方面,涌入德國的不止是百萬難民,隨之而來的還有德國人産生的文化焦慮和安全擔憂。另一方面,在日益萎縮的公共支出和緊縮政策的財政背景下,政府財政壓力巨大。

  然而,隨著去年3月歐盟與土耳其就難民問題達成協定,進入德國的難民大幅減少;與此同時,難民安置和避難申請的審批也逐漸步入正軌。這場難民問題引發的政治風暴似乎就這樣被平息了。分析人士指出,難民涌入帶給德國社會的不安情緒反倒成為有助於默克爾連任的關鍵因素。在被不安情緒所籠罩的德國社會,人心求穩而不求變。因此大多數德國人認為,在當前局面下,選擇12年來帶領國家穩步前進的默克爾應是“最不會出錯的選擇”。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