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安倍將為印度首條高鐵奠基 推銷“新幹線”被諷收不回成本

2017年09月14日 09:17:1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3日飛抵印度古吉拉特邦的最大城市艾哈邁達巴德機場,與莫迪進行日印領導人首腦會晤。雙方將於14日共同參加艾哈邁達巴德至孟買的高速鐵路奠基儀式,並簽署有關核能、安保等一系列協定,並正式引導塊域經濟合作倡議“亞非發展走廊”。

  《印度教徒報》稱,此次安倍訪印,兩國領導人將就海域安全、核能及貿易等眾議題展開廣泛討論,其中的最重要行程是印日高鐵項目奠基儀式,這不但是兩國合作的標誌性項目,也很可能是莫迪任期內最重要的外交成果之一。文章稱,日本雖然高鐵技術發展很早,但海外銷售業績並不理想,此前唯一銷往海外的臺灣高鐵項目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而近年來在印尼、泰國的高鐵項目又屢被中國搶走,這使得日本向印度輸出高鐵不僅是經濟考慮,更是地緣政治的考慮,其核心要義是與中國競爭在亞洲的主導權。

  安倍將在莫迪家鄉為印度第一條高速鐵路奠基被印日媒體廣泛認為具有象徵意義。這將是印度正式奠基的第一條、也是目前唯一的高速鐵路項目,計劃2023年投入使用。全程約500多公里,建成後時速將“高達”每小時200多公里。《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安倍和莫迪的生日都在9月。莫迪有意在兩人的“生日月”邀請安倍一同出席高鐵奠基儀式。《日本時報》稱,日本為拿下該項目破例大幅降低利息,從以往通常超過1%的年息降低到0.1%,甚至把通常30年的償還期延長到50年。報道稱,由於印度還希望建設其他6條高鐵,將德里、孟買、加爾各答和金奈四個經濟中心連起來,因此安倍此行將成為“超級推銷員”,努力勸説莫迪讓印度計劃中的其他6條高鐵項目全部採取日本“新幹線”技術。

  不過,日本的“新幹線”想要霸佔印度市場並不容易。 有分析稱,日本在亞洲其他國家的高鐵項目爭奪戰中大多敗給了中國。德國財經網13日稱,儘管只是建設時速200多公里的“高鐵”,但由於印度的每人平均收入仍很低,而且在民主國家徵地十分不易,印度推廣日本高鐵可能會收不回成本。

  遠在非洲的尚比亞《時代生活》稱,莫迪希望拉來幾十億美元的投資使近乎癱瘓的印度鐵路實現現代化。根據印度官方數據,年運載2200萬人次的印度鐵路網每年造成近1.5萬人死亡,被稱為“大屠殺”。最近一段時間印度發生一連串列車脫軌事件,迫使莫迪更換了鐵道部長。《紐約時報》對印度高鐵項目也不看好。報道稱,印度雄心勃勃地希望建設超過1萬公里的高鐵網,但進展甚微。印度擁有的世界第四大鐵路系統一直以緩慢、低效和搖搖晃晃著稱,雖然日本提供的新貸款和技術有助於改善印度鐵路系統,但甚至連印度鋼鐵公司的産品也無法滿足新鐵路建設需求,加上安全檢修費用高達150億美元,莫迪的龐大計劃存在許多問題。

  【環球時報駐印度、日本、德國、加拿大記者 雲天明 藍雅歌 青木 陶短房 環球時報記者 蘇靜】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