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巴西經濟復蘇離不開中國參與”

2017年09月14日 08:51:15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巴西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自2009年起,中國成為巴西最大出口目的地國,中巴雙邊貿易額在巴西對外貿易中連續8年穩居首位,兩國經貿關係發展迅速。2017年前7個月,雙方貿易總額已達453億美元。過去,雙邊貿易主要受中國從巴西進口資源産品驅動,近年來,經濟合作領域不斷多元化,農業、新能源、基礎設施、金融、技術創新等領域成為新的增長點。巴西總統米歇爾特梅爾曾表示,中國一直是巴西“第一流合作夥伴”,雙邊關係充滿活力且前景可觀。

  中國民眾消費與巴西農民生活緊密相連

  “巴西經濟復蘇離不開中國的參與,”巴西裏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國際關係教授保羅羅貝爾對本報記者肯定地説,“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30%,對巴西經濟也發揮著積極作用。中巴雙邊貿易及其他領域合作不斷升級,這對於巴西來説是個難得的重返經濟快速發展的機遇。”

  中國社科院拉美所巴西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志偉認為,中巴關係、貿易發展迅速的根本原因是兩個國家非常強的互補關係。第一階段,也就是中國過去十幾年來經濟飛速增長的階段,中國對於巴西初級産品,尤其是礦産資源等需求非常旺盛;第二階段,隨著中國中産階層隊伍不斷壯大、城市化逐步推進,資源的互補關係有所延伸,從單純的能源需求擴大到了農業領域——這也是兩國近兩年來貿易新的主要增長點。

  有數據表明,目前巴西對中國農産品的出口已經佔其對外出口總量的25%。雖然中國已經成為巴西最大的農産品出口市場,但巴西農産品對中國出口的增長趨勢沒有放緩。本報記者在巴西農業大州馬托格羅索就曾親眼目睹:幾千公頃的大豆收割後將全部運往中國。中國民眾的消費和巴西農民的生活早已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金磚國家合作有效促進中巴經貿關係

  “我認為中巴雙邊關係是金磚合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相互促進。”周志偉對本報記者表示,“隨著金磚國家合作尤其是科技創新領域合作的推進,中巴經貿關係會得到有效促進。”

  為進一步開放市場,改善投資環境,8月23日,巴西政府推出了57個特許經營項目私有化計劃。“巴西開始向外資開放電力、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項目的特許經營權,而這些産業都是中國的優勢領域,”巴西智庫瓦加斯基金會中巴研究中心主任埃萬德羅卡瓦略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前不久啟動的規模為200億美元的中巴擴大産能合作基金已正式投入運營,這為兩國重點合作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9月初,特梅爾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巴西媒體用“碩果纍纍”來評價此次出訪:巴中兩國簽署了一系列投資協議,中國未來兩年最多可能為巴西經濟注入100億美元投資,其中不乏鐵路、港口等重點基建項目。

  “從雙邊關係擴大到多邊合作,再從金磚多邊合作落腳回雙邊交往,這是一個互相補充、相互完善的過程,”卡瓦略強調,“過去幾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衝擊,巴西經濟出現了困難,與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合作成為了巴西拉動經濟的重要舉措,金融、貿易、投資和技術共用重新全方位定義了巴中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一旦交通壁壘被打破,拉美經濟的活力不容小覷”

  “拉丁美洲是一個基礎設施建設整體缺乏的地區。而中國在巴西基建領域的長期投入不僅將給未來中巴兩國的貿易提供便利因素,而且能促進整個拉美一體化進程,提高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周志偉説。

  巴西農業部長馬吉曾在採訪中表示,巴西不發達的物流行業將農業出口等貿易的利潤壓縮了高達80%之多,只有改變現狀,提高巴西物流效率、降低對華出口産品的價格,才能造就雙贏的局面,為兩國貿易持續增長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我實在想不出來除了中國還有誰能做到這一點,”卡瓦略説道,“物流的缺陷限制了巴西在電子商務、跨境電商領域的崛起——這也是巴西相當重視的新的合作方向。因為國內基礎設施比較落後,在跨境電商的全面推廣上,巴西存在一些制約要素。目前,中國、巴西和秘魯等國正積極推動兩洋鐵路建設,就是要突破這個瓶頸——一旦交通壁壘被打破,拉美經濟的活力不容小覷。”

  特梅爾本人也發表文章指出,巴中夥伴關係對全世界也同樣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勢下,巴西和中國一直捍衛自由貿易,堅決反對保護主義;在全球範圍內,巴中兩國通過多邊主義的方式捍衛不同的議題。他指出,這些一致的行為表明巴中兩國不僅是兩個以共同利益團結在一起的大國,而且已經在多個領域成為有利於多邊體系穩定的力量。

  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執行秘書巴爾塞納對本報記者表示,“根據規劃,到2025年,拉中雙邊貿易規模要達到5000億美元、中國在拉美地區直接投資存量達到2500億美元。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中國和巴西等發展中大國通力合作,也需要中國這樣的國家發揮領導力。”

  (本報裏約熱內盧9月13日電)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