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尋求中非減貧合作更有效路徑

2017年09月14日 08:50:22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近日,由中國國務院扶貧辦和模里西斯社會融合與經濟增長部聯合主辦的“中非合作論壇—減貧與發展會議”在模里西斯舉行。來自中非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參加了會議,就“中國和非洲:攜手應對減貧新挑戰”這一主題展開探討,交流減貧經驗和挑戰,尋求中非減貧合作更有效路徑。

  中國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過去近40年,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7億多人擺脫了貧困,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中國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成員夏更生介紹説,2013至2016年,中國農村共有5500多萬人口脫貧,連續4年實現了每年減少1000萬以上貧困人口的減貧任務,創造了中國扶貧歷史上的最佳成績。

  非洲有近4億貧困人口,面臨減貧發展的緊迫任務。在“中非十大合作計劃”中,中非減貧惠民合作計劃回應了非洲的迫切期待。非洲國家普遍期待學習借鑒中國減貧的成功經驗,早日徹底擺脫貧困。“非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卻有全世界最貧窮的人口。”模里西斯總理普拉溫德賈格納特説,人們能夠普遍達成共識的全球性挑戰和議題並不多,減貧就是其中之一。

  模里西斯社會融合和經濟增長部長王純萬説,發展中國家渴望從中國模式中學習和借鑒經驗,“我到中國訪問,對中國減貧事業進行的不懈努力深有感觸。我非常贊同以教育減少貧窮的做法,例如深圳為貧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費的假期培訓,我期待在模里西斯引入這樣的模式”。

  衣索比亞總理首席經濟顧問尼瓦伊吉布裏阿布表示,衣索比亞的比較優勢是人力資源成本低,需要向中國學習發展和減貧的經驗。

  尚比亞農業部高級農業專家薩利奇庫塔表示,中國在減貧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非洲需要學習中國的減貧經驗,與中國一起探討減貧之路。在衛生、環境、農業、工業、教育等領域,中國為非洲提供了很多的培訓機會,這有助於非洲將人力資源潛力轉化為人才支撐。

  中國外交部非洲司中非合作論壇事務大使周欲曉介紹説,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國政府通過多種方式堅定地支援非洲。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中國宣佈向非洲提供總額600億美元的資金支援,目前已經簽署和實施的已有359億美元。此外,中國向非洲國家提供10億元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為非洲培訓了大量的技術人員。這些舉措都將幫助非洲減少貧窮。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傑舉例説,中國的華堅集團投資鞋廠,為衣索比亞創造了8000多個就業崗位。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亞吉鐵路、蒙內鐵路,都為當地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表示,中國農業減貧成效對非洲有借鑒意義。中國的經驗顯示,提高農業生産可以大幅減少農村貧困人口。非洲國家應逐步實現農業貿易自由化,先發展糧食生産、解決吃飯問題,再按比較優勢原則調整農業結構、參與國際農業分工。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全球合作高級政策顧問馬克范博加爾表示,中非之間有許多共性,在減貧方面可以共同努力。在南南合作大背景下,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剛剛圓滿舉行,金磚合作可以系統地幫助發展中國家尋找減貧道路。“面對挑戰,非洲需要進一步學習中國經驗,進行更多的交流,期待看到更多中國減貧經驗在非洲落地,實現‘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偉大目標。”

  (本報模里西斯路易港電)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