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雄安這半年,外媒如此看

2017年09月13日 08:19:56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從今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河北雄縣、容城、安新設立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開始,這個被稱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新區的發展動態持續成為外媒鎂光燈下的焦點。 

  據統計,自4月1日以來,國(境)外媒體有關雄安新區總報道數3072篇,其中在4月份外媒對雄安新區的關注尤為密集,之後熱度雖有所下降,但關注程度仍然不減。 

  從BBC文章《中國宣佈的雄安新區是怎麼一回事?》、華爾街日報網站小視頻介紹《雄安新區:即將拔地而起的中國下一個超級都市》到路透社《雄安是體制機制創新高地 而非炒房淘金的地方》,再到《金融時報》文章《雄安新區能從美國三角研究園學什麼?》等,外媒從初步認知雄安新區到解析雄安新區,再到為雄安新區建設建言獻策。圍繞雄安新區,相關深度分析類文章不斷增多,雄安新區受到多角度、全方位解讀。可以説,雄安新區日益成為外媒觀察中國改革、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窗口,外媒對“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東,21世紀看雄安”也有了基本共識。 

  雄安,開啟城市發展“新篇章” 

  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成國際一流的綠色、現代、智慧城市是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可以説,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尊重城市建設規律、探索新型城市發展模式及解決“大城市病”的關鍵一招。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的報道認為,雄安新區或將會提供一種全新的城市發展模式。公眾對這一“綠色”和“智慧”城市抱有很高的期望。雄安新區可能會成為一個高科技中心以及智慧城市規劃的“實驗室”。 

  英國《經濟學人》報道稱,雄安新區將開啟中國城市發展的新篇章,未來或將成為一座環境清潔、交通便利和高科技産業集聚的模範城市,並且為中國存在的諸如過度擁擠、污染、盲目擴張等“城市病”提供解決方案。英國路透社相關文章認為,“綠色”是雄安新區發展的關鍵詞。通過雄安新區的建設有助於進一步確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理念,有助於推進京津冀地區霧霾治理工作。俄羅斯中國問題專家科羅斯基科夫在為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撰寫的評論中指出,重點強調建設綠色城市並非偶然。雄安新區交通便利,氣候條件適宜,建設好它對防控華北地區霧霾大有意義。 

  雄安新區不會簡單複製深圳和浦東,而是要開創國家新區和城市發展的全新模式,這也是新區“新”字的要義之一。英國《衛報》報道説,雄安新區的發展將會講述一個未來新城市的故事,而非中國過去城市發展的複製品。德國《每日鏡報》報道稱,雄安新區可能像深圳和上海浦東新區那樣,作為探索城市新發展模式的一個範例,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繁榮。未來雄安取得的成功經驗,也可成為西方國家城市升級發展的研究案例。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