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前港英當局高官去世 出身軍情六處多年來在港攪局

2017年09月11日 08:47:52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海外網9月11日電 據港媒10日報道,英國在香港實行殖民統治時期最大貪官、前布政司霍德在英國逝世,終年82歲。霍德是香港第五任布政司,他在香港出任高官期間,收受地産商巨大利益,因此被稱為港英時期最大貪官。而在香港回歸後,每逢香港發生政治事件,霍德必“巧合地”提前準時抵港,向反對派提出“形勢與任務”,多年來一直在港“搞局”。

  霍德在英逝世 終年82歲 

  據香港東網報道,霍德在香港官場由高級新聞主任攀升為布政司之職。他于1972年以陸軍少校的身份從軍隊退役,出任香港當局新聞處副處長,兩年後升任處長,1976年出任副布政司。霍德曾一度調任回英國,1983年返港出任房屋署署長,1986年升為布政司。

  霍德1993年退休後,雖然離開香港,卻獲委任為香港當局駐英專員,其仕途生涯因此延長至1997年6月30日,即前後為官31年。香港《東方日報》1998年曾曝霍德出任布政司期間,佔用大嶼山狗嶺涌平房並辟作別墅。霍德任滿後正式退休長居於英國,但仍時常往返倫敦和香港之間。

  據報道,2002年6月,霍德獲委任為香港最大電訊公司電訊盈科的非執行董事,並成為電訊盈科若干附屬公司的董事。電訊盈科2009年進行私有化,霍德扮演重要角色,由於投票過程被質疑有人操控結果,香港證監會介入調查。香港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因公職人員行為失當、串謀向公職人員提供利益等5項罪名,最終被判刑七年半;案件在法庭審訊期間,許仕仁提及,霍德曾勸他接受電訊盈科的工作。

  報道稱,被指出身英國情報機關軍情六處的霍德,每逢香港政壇有“大事”發生必現身香港,曾引起政界人士的不少揣測。

  逢大事必“巧合”現身 霍德多年來在港搞局 

  據報道,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每逢香港有重大政治事件,霍德都會以不同理由現身香港,如2003年“七一大遊行”、2005年否決政改、2007年陳方安生補選立法會議席、2009年“公社”兩黨策動“公投”,霍德都“巧合地”提前準時抵港,且每次都分別會晤反對派各政黨要員、港英時期部署的“戰略潛伏者”,以及反對派喉舌老闆,向他們提出“形勢與任務”,務求發揮到“搞局”的最佳效果。

  報道稱,霍德有豐富情報工作經驗,出身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MI6),出任港英布政司期間,最重要任務是從“香港本地華人精英”中物色、培養“戰略潛伏者”,滲入到政黨、團體、司法界、商會、傳媒、當局和大學。

  2007年9月,陳方安生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其英籍舊上司霍德專程赴港。霍德早年提攜陳太上位,接替自己出任首位華人布政司,回歸後亦一直與陳太保持緊密聯繫,被視為陳太與英國政府的“傳話人”兼“幕後軍師”。當年霍德8月突然抵港,促成猶豫不決的陳太參加補選,並擺平反對派“內部鬥爭”,迫使有意參選的何秀蘭及甘迺威逐一棄選,最終成功得手。

  2010年8月,霍德也前往香港分別秘密會見反對派各政黨要員,為反對派在未來選戰“指明方向”。2011年11月舉行特首選舉前,霍德又再次現身香港,當時是選委會決戰前半個月,抵港後隨即會見多名反對派人士,其中更包括當時策動“公投”特首的港大學者鐘庭耀。有説法稱,是他促成了香港當年的“公投”。

  中方強調:香港事務屬於中國內政 任何外國無權干涉 

  香港回歸後,英國政府定期發表所謂《香港問題半年報告》。對此,中國外交部曾回應表示,香港回歸20年來,中國中央政府全面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全力支援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香港繼續保持繁榮穩定,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充分的權利和自由。

  中方強調,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事務屬於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干涉。英國政府在香港回歸後定期發表所謂《香港問題半年報告》,我們一貫堅決反對。我們要求英方不要發表有關報告,停止干預香港事務。(綜編/姜舒譯)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