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印度學者:中國是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玩家”

2017年09月07日 10:05:02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過去兩個多月,圍繞中印之間的話題始終受人關注。近日,筆者邀請中國軍事專家朱成虎少將、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分別和印度曼尼普爾大學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系主任納拉帕特參與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的《世界觀察》節目,大家就中印如何加強溝通、中印關係對區域地緣政治的影響以及中印經貿發展等問題各抒己見,但都強調了兩國“增加戰略互信”的重要性。

  在回顧印度撤回越界軍隊、中印洞朗對峙結束時,中國軍事專家朱成虎表示,印度與中國之間已建立許多“信任措施”,如兩國哨所之間的對話、溝通以及兩軍之間的交流等,但印方要做的是遵循這些機制。這次印度軍隊的行為對中國來説確實是個大問題和大挑戰,如果中方不做出強力反應,就不能滿足中國國內的民意。

  印度曼尼普爾大學學者納拉帕特回應説:“印中兩個大國絕對不能開戰,對有著數千年交往史的印中兩國來説,常態是和平而非兩個多月的對峙。我有信心,印中兩國領導層將確保用和平解決方案應對這種狀況,因為和則雙贏、鬥則兩敗。”他希望印中增加互信,並坦誠相待。比如,印中媒體間很少往來,“直接從對方獲得的資訊幾乎為零”,因此,印中要加強溝通,正確解讀對方。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談到,目前中印關係正處於十字路口,只有雙方走上正確方向才都能擁有光明未來。他認為,從戰略上看,中印應該而且也能夠成為夥伴;但從技術層面來看,雙方在許多領域又都是競爭者。如果中印(兩國)在戰略上是競爭關係,那麼區域其他較小的國家必須做出選擇。如果中印在戰略上不是競爭者,那麼,所有較小的國家都能愜意地説:“我們能在中印之間輕鬆獲得平衡。”

  談到在廈門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納拉帕特説,莫迪總理非常務實,他希望印度經濟發展,同時是一位強烈的民族主義者。納拉帕特認為,中國領導人也非常務實,因此,印中領導人能順利地為中印兩國實現雙贏局面而合作。他還透露,在印度,其實有相當多的人強烈支援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納拉帕特認為,經貿關係是影響地緣政治的因素之一。他舉例説,重視開展國際貿易的莫迪總理上臺來,中國對印貿易順差增長一倍多。中國也是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玩家”,中國在斯里蘭卡建造港口,而印度船隻和印度貨物正成為港口的“常客”,説明中國修建的許多基礎設施也將被印度商家使用,讓印度獲益。納拉帕特説:“即便印度有些人擔心中國正在大舉進入印度洋並因此要降低兩國互信,我仍認為應關注使印中團結在一起的那95%部分,而不是老談論分化印中關係的那5%問題。”為《巴基斯坦觀察家報》撰寫文章的納拉帕特還提到,普通印度百姓想和巴基斯坦和平共處,絕大多數巴基斯坦人也想與印度和平共處,因此他希望大家傾聽這些相同的聲音,而不要只關注那些麻煩製造者或阻礙兩國和平相處的聲音。

  “我認為答案很複雜。”談到經貿關係對國家關係和地緣政治的影響,楊希雨表示:“一方面,(在兩國關係中),更加良好的經貿關係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並成為我們雙方關係的穩定器;另一方面,無論經貿關係如何好,都無法解決政治和軍事分歧。因此,中印除了盡可能發展良好的貿易關係,更重要的是需要增強雙邊戰略互信。”(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資深主持人 田薇,本文由丁廷立翻譯)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