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特雷莎梅首訪日本談“脫歐” 分析稱其在拉東京牽制歐盟

2017年08月31日 09:34:43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30日抵達京都,開始對日本為期三天的訪問,這也是她以首相身份首次訪日。梅將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首腦會談,主題涉及朝鮮核問題以及英國“脫歐”對日本企業的影響等。英國《金融時報》30日稱,在英國與歐盟重啟脫歐談判背景下,梅率領經濟代表團訪日,旨在加強雙邊經貿關係,強化日本繼續投資英國的信心。而日本領導人也在經貿與安全問題上對英國有所需求。有日本媒體分析認為,基於各自利益訴求,日英雙方均期望發展“戰略合作”,但基於國際形勢與大國關係,日英關係也面臨著不確定性。

  時事通訊社稱,梅乘英政府專機30日下午抵達大阪伊丹機場,然後前往京都,與安倍首相在京都市內的茶室喝茶。今年4月安倍訪問英國時,梅在倫敦郊外的首相官方別墅契克斯莊園設宴招待了安倍,此次在京都的茶會則是安倍的回禮。茶會結束後,兩人前往京都迎賓館共進晚餐,然後一同乘坐新幹線從京都前往東京。31日,梅將出席在首相官邸舉行的、由安倍主持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特別會議,此後與安倍舉行首腦會談。梅還計劃在當天訪問橫須賀基地,視察海上自衛隊軍艦。此外,梅將拜會天皇,並出席由兩國企業家參加的英日商業論壇,發表演講。

  路透社30日報道説,28日英國與歐盟在布魯塞爾開始第三輪“脫歐”談判,在此背景下,梅期望通過訪問日本,為英國爭取更為有利的外交地位,為此將在經貿和安全問題上加強對日本的拉攏。梅此次訪日率領了龐大的商務代表團,隨行的包括貿易大臣及十多名企業高管,計劃加強日本對英國的商業信心。同時,基於朝鮮試射導彈,與鄰國關係不斷惡化,梅也表達了對日本的支援,並敦促中國向朝鮮加大施壓力度。30日在前往日本途中,梅對記者團説:“我們希望確保(朝鮮)停止這一行動(指試射導彈)。我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讓中國向朝鮮施壓。”

  日本《讀賣新聞》30日稱,推進“俯瞰地球儀外交”的安倍尤其重視英國的作用,即使英國即將“脫歐”,也被視為是影響國際戰略平衡的重要一極,同時也是日本在歐洲的“盟友”。為此,安倍不僅與梅舉行首腦會談,還特別邀請她出席日本NSC會議,並參觀自衛隊軍艦。彰顯日英關係“戰略性”的意味明顯。近年來,英國是歐洲國家中與日本軍事安全合作最為迅猛的國家。在朝鮮半島形勢日益緊張的情況下,日本也借此加強與英國的合作,期望在應對核威脅上得到英國的公開支援,日英首腦會談“將廣泛涉及朝鮮問題等安全議題”,除傳統軍事合作外,雙方還有望在反恐、網路安全方面取得新成果。

  英國《金融時報》稱,日英利益基礎廣泛,但聯絡兩國的最強有力紐帶還是經貿與投資關係。在日歐即將達成經濟夥伴協定(EPA)的情況下,英國“脫歐”導致英國可能失去這一貿易利益,也讓作為其亞洲主要投資夥伴的日本開始動搖對英國的投資信心。 幾天前日本發佈了一份文件,公開列出了英國“脫歐”背景下日本企業可能的威脅。《日本經濟新聞》稱,尼桑、日立等1000多家日本企業在英國投資,投資超過400億英鎊,雇傭當地員工近14萬人。去年英國“脫歐”公投之後,尼桑和豐田宣佈將繼續擴大在英國的投資,表示對英國經濟“有信心”,但也有説法稱,英國政府為挽回日本車企,與日方做了私下交易。英國《每日電訊報》稱,英國希望通過支援日本,讓日本企業繼續留在英國,而日本則要求梅對日本企業提供安撫和優惠措施,以確保日本企業在英國的最大利益。《日本經濟新聞》稱,日英關係發展前景樂觀,但英國“脫歐”後情勢如何,英國將如何履行各種政治承諾,將直接影響日英關係,與此同時,積極開展亞洲外交的英國也在加強與中國的關係,在中日之間不斷競爭的情況下,英國如何處理與這兩個東亞大國的關係,也將成為日英關係的不確定性因素。【記者 趙迪】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