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中國警告美對華貿易調查:美不要破壞多邊規則

2017年08月16日 09:17:25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侯健羽 環球時報記者 王盼盼 有馬】當地時間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行政備忘錄,授權美國貿易代表決定是否就中國“可能不合理或歧視性地損害美國智慧財産權、創新或技術發展”展開調查。同日,美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發表聲明,稱將進行全面調查,並根據需要採取措施以保護美國産業未來。英國廣播公司(BBC)評論稱,美方的舉動是循序漸進的,但可能最終導致美國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15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此發表談話,表示如果美方不顧事實、不尊重多邊貿易規則而採取損害雙方經貿關係的舉動,中方絕不會坐視,必將採取所有適當措施,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當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再次就中方上述立場進行闡述。

  特朗普14日在簽署這份行政備忘錄時發表了一段講話。他説,外國公司竊取智慧財産權導致美國每年流失數百萬工作崗位,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華盛頓不會再對此坐視不管。“這是個很大的舉動。這只是開始。”美國《華爾街日報》稱,特朗普似乎預示還將採取更多行動,但他對此未作詳述。

  英國路透社評論説,這是特朗普上任以來首次對中國採取正式貿易行動,但在近期不太可能産生改變。美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將有一年的時間進行調查,再決定是否啟動正式調查。“美國之音”稱,如果美國啟動正式調查,最終有可能請求世貿組織對中國施加懲罰措施或尋求其他措施。分析人士説,調查有可能加劇美中矛盾並在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引發貿易戰。

  美國的這一舉動引發國際輿論擔憂。BBC15日報道説,有批評人士認為,特朗普的舉動非常危險,可能導致國際貿易系統解體。國際諮詢公司亞洲貿易中心主管埃爾姆斯表示,雖然保護智慧財産權很重要,但美國如此莽撞的舉動將導致中國採取報復措施,“這可能會産生很多附加損害,我可以理解(美國)如此強硬的衝動,但如果我是在中國的(美國)企業,我會很擔心”。

  不少分析認為,美方這一舉動的真正目的是施壓中國就相關問題展開談判。《紐約時報》將用貿易大棒要挾中國合作稱為“特朗普的外交賭博”。英國《金融時報》説,特朗普採取這項最新舉動之際,他的政府正試圖在對華政策上“走鋼絲”。一方面,他的經濟團隊迫切希望在貿易問題上向中國施加更大壓力。另一方面,他的國防和外交政策助手們卻在爭取中國的合作,以共同應對朝鮮問題。但簽署備忘錄之舉激起中國的憤怒反應。

  《雪梨先驅晨報》稱,中國對美可能進行的調查行動表示“嚴重關切”。CNBC15日援引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的話説,“301”制度自面世以來,就具有濃厚的單邊主義色彩,一直為其他國家所反對。美方已經向國際社會作過承諾,以符合世貿規則的方式執行該制度。中方認為,美方應該嚴守承諾,不要成為多邊規則的破壞者。BBC稱,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曾數百次啟動《1947年貿易法》中的301條款,由總統授權對其他國家啟動單邊制裁。但在世貿組織體系建立後的近幾十年來,這一政策工具已很少被使用。如果美國捨棄其幫助建立的現有國際貿易體系,其他國家也會效倣展開單邊行動。

  在被問到這是否會影響中美在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上的合作和努力時,華春瑩15日説,中方會從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維護半島和平穩定、維護自身安全利益出發,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為推動通過外交手段和平解決半島核問題,發揮中方的積極和建設性作用。

  《華爾街日報》認為,雖然特朗普的言辭十分強硬,此次採取的動作實際上較為節制。這是美國複雜的對華外交策略的一部分。該報還注意到,4家美國公司高管出席14日的簽字儀式,他們曾以不同方式對中國“竊取智慧財産權”的做法表達不滿。但令一些專家感到驚訝的是,與白宮舉行的其他類似活動相比,參與此次儀式的公司非常少。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美國情報機構負責人的丹尼斯布萊爾説,企業不願向政府提供其經歷,因為他們不信任政府能夠採取有效行動。

  路透社15日稱,中美貿易專家認為,美方這一舉措需要的長週期使得北京可以就華盛頓提出的一些問題展開討論。“德國之聲”援引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帕克的話説,前總統奧巴馬曾于2010年下達過對中國綠色産業技術政策進行調查的類似指令。該行動後來以雙邊協調而告終。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5日強調,雙方已經建立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等四個高級別對話機制,實施了中美合作百日計劃,明確了未來一年經濟合作的方向。美方應珍惜當前中美經貿關係良好的局面和合作態勢,美方的任何貿易保護主義做法必將損害雙邊經貿關係及雙方企業利益。中方希望美貿易代表要尊重客觀事實,慎重行事。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