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想通過調查製造籌碼逼中國埋單

2017年08月16日 09:15:25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美國總統特朗普星期一授權貿易代表萊特西澤調查中國是否涉嫌迫使外國企業以轉讓技術換取中國市場,以及是否涉嫌竊取了美國智慧財産權。他稱這是“一個很大的舉動”,並説“這只是開始”。

  在貿易上向中國發難,被認為是特朗普遲早要做的事。特朗普的執政理念就是“抓經濟”,而且他固執地相信,美國的最大問題是被中國等外部經濟體“偷了”。他在競選時製造了自己能輕易解決這個問題的印象,現在需要給選民們一個交代。

  美國經濟是高度市場化的,全球化時代的國際産業分工和佈局也是市場決定的。美國總統又不是神筆馬良,哪有隨意調動全球産業格局的能力?相信入主白宮半年多的特朗普已經了解了美國行政當局的局限,但他只能往前走。白宮的真實底線應當是,通過這輪過招,華盛頓能從北京撈多少就撈多少。

  特朗普上臺後沒有立即宣佈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也沒有立即宣佈對中國産品徵收懲罰性關稅,14日宣佈的對華智慧財産權調查大致要持續一年的樣子,特朗普總體看在軟化對華政策。但他保持了美對中國的壓力,以便在他期待的對華各種“討價還價”中處於有利地位。

  美國在1991年、1994年和1996年曾3次對華啟動“超級301”調查,最終兩國都達成了協議,沒有發生貿易戰。當時中國還沒有加入世貿組織,現在美國如果用“301條款”制裁中國,其非法和違規性更加明顯,中國與它過招在道義和手段上都將更主動。

  現在很難預計美方的調查會走多遠,得出什麼結果,但是這些調查應該不是做做樣子。美方一定會搞出一堆籌碼,要求中國埋單。中方需要採取細緻的針鋒相對措施,做到對美見招拆招,爭取最大限度的勝利。

  北京應考慮開展對美國企業的反壟斷及反傾銷調查等,蒐集美方不正當競爭的各種證據。另外中方應當有在幾個美方最在意的出口領域,如農産品、汽車等開展報復的預案,必要時把它們作為武器亮一亮,讓美國貿易代表提前知道華盛頓一旦發難將産生什麼後果。

  保持貿易優勢是要在WTO框架內不斷進取的,現在還動用“301條款”,是美國方面圖省事、耍賴,用國家綜合力量以勢壓人,搞強買強賣的表現。實際上,“301條款”越經常使用,越意味著美國在保護落後産能,國家的真實競爭力將因此流失,養的儘是些“吃霸王餐”的沒出息的企業。美國的競爭力不會因此而提升。

  美國的這次調查將涉及中國的貿易管理體制,但中美兩國的管理方式在世貿中無優劣之分,華盛頓身為運動員跑著跑著拿出哨子吹,要求旁邊跑著的中國聽它指揮,這很荒唐。

  中美貿易當前的面貌是幾十年一層一層積澱而成的,對它全面動刀無異於一場革命。美國的體制決定了它無力應對這樣的革命,特朗普政府的初衷應當是修正主義。貿易是中國的強項,中國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我們的基礎很好,再認真做好應對壞情況的準備,這將是一場我方胸有成竹的博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