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日本防衛白皮書鼓吹“中國威脅論” 公然欺騙國際社會

2017年08月09日 09:21:46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藍雅歌環球時報記者王盼盼郭媛丹】日本政府8日舉行內閣會議,批准2017年版《防衛白皮書》。白皮書大篇幅羅列中國海軍近來的動向,鼓吹“中國威脅論”,並對朝鮮“新階段的威脅”表現出極大擔憂。但對於日本輿論最關注的日本防衛省南蘇丹維和行動日報瞞報問題,白皮書避而不談,引起日本媒體不滿。

  “防衛白皮書提升中朝威脅等級”,《日本經濟新聞》稱,今年的白皮書對朝鮮發射洲際彈道導彈之後的遠端導彈實用化、核武器小型化表示擔憂,對“加強軍事活動的中國的動向也顯示出警惕感”。白皮書特別提到,2007年至今的10年間,中國國防費用增加2倍。2016年度,日本航空自衛隊針對中國戰機的緊急升空達851次,創下歷史新高。中國航母遼寧艦2016年12月首次駛入西太平洋,展示了中國“海上戰鬥能力的提升,以及向更遠的地方投送戰力能力的提升”。中國海空軍在東海、南海的活動呈“擴大化傾向”,中國海軍在釣魚島周邊的活動“正在常規化”。白皮書稱,對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等地的活動“給我國和國際社會安保環境造成的影響感到強烈擔憂”,2016年版的表述為“存在令人強烈擔憂的一面”。

  《環球時報》記者在日本防衛省網站公佈的白皮書中看到,563頁的白皮書中,僅在對亞太和國際安保環境的描述中,就有33頁關於中國,另有26頁描述朝鮮。全書“中國”一詞提及的次數超過1100次。

  日本NHK電視臺稱,日本新任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8日在白皮書通過後的記者會上點名中朝。小野寺宣稱:“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各種威嚇行動和過去一樣,因此白皮書新增對上述狀況表示強烈擔憂的描述。”在朝鮮問題上,小野寺稱:“我們不得不認為朝鮮具有了發射洲際導彈的能力,朝鮮導彈已成為新威脅。”小野寺表示,希望日本民眾廣泛閱讀白皮書,加深對國家防衛的理解。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8日回應《環球時報》記者問詢時表示,日本《防衛白皮書》涉華內容不改陳詞濫調,充斥著對中國軍隊的惡意抹黑和對國際社會的公然欺騙。中國軍隊對此堅決反對,並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中國社科院日本所副研究員盧昊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日本試圖以“中國威脅論”作為推進“國家正常化”戰略和強軍計劃的“合法理由”。對於安倍政權而言,通過製造外部威脅和危機氣氛轉移國內視線、爭取民意支援是慣用政治手法。而在對外政策上,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也是日本積極尋求在國際場合對衝、抵消中國影響力增長的重要一環。

  此外,在日美關係上,白皮書首次就駐日美軍的駐留寫明“不僅有利於我國利益,也有利於在該地區擁有利益的美國”。《東京新聞》8日稱,這一説法可能是在回應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前曾稱要“撤回駐日美軍”的言論。

  《朝日新聞》8日稱,今年的《防衛白皮書》原定由前防相稻田朋美8月1日在內閣會議上彙報,當時內部認為稻田會在8月3日的內閣改組後被替換,因此白皮書會成為“花架子”。但不料稻田7月28日即宣佈辭職,防衛省內部就是否替換“卷首語”部分的照片、文字産生爭執,因為之前也有日本防相在白皮書發佈前辭職但“卷首語”沒變的先例。不過這次,首相官邸要求“卷首語”必須替換成新大臣的,因此防衛省才急忙為8月3日內閣改組後就任防相的小野寺五典拍照等,報告時間推遲了幾天。

  儘管不斷渲染周邊威脅,白皮書卻並未提到日本國內輿論最關心的問題——赴南蘇丹執行聯合國維和行動(PKO)任務的陸上自衛隊日報隱瞞一事,正是這一醜聞導致稻田朋美辭職。《東京新聞》8日評論稱,小野寺在防衛白皮書的卷首語中稱“自衛隊順利執行任務,國民的理解和信賴不可或缺”,但在動搖國民信任的PKO日報隱瞞問題上,白皮書避而不談,防相的所稱令人懷疑。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