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外媒回眸東盟成立50年:取得巨大成功 還需努力贏得尊重

2017年08月09日 08:55:4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道 外媒稱,今年8月8日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50歲生日。慶祝活動將在菲律賓展開,此前還舉行了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與會的東盟十國、東盟對話夥伴以及其他國家的外長或代表都將出席慶祝儀式。

  據拉美社8月7日報道,如今東盟已經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國內生産總值(GDP)總量超過了兩萬億美元,這些成績的確值得慶祝。然而,在慶典帶來的片刻歡愉之後,東盟還要繼續付出艱辛的努力,為自己在國際舞臺上贏得受人尊重的空間。

  報道稱,東盟創建了一個巨大的共同市場,其在貿易、投資和服務等領域的自由程度越來愈高,並且與地區內外的國家保持著密切聯繫,東盟十國從這個共同市場當中的獲益也越來越多。

  報道稱,雖然説東盟發展迅速,但這些成就也絕非一日之功。東盟誕生於1967年,當時東南亞也是冷戰的重災區,在越南與美國之間衝突不斷的同時,東南亞地區的貧困率居高不下。1967年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作為創始國在泰國曼谷簽署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越戰結束後,東南亞的發展環境逐漸恢復健康,東盟也迎來了曙光。汶萊、越南、寮國、緬甸和柬埔寨隨後在1984年至1999年間陸續加入東盟。最近10年來,東盟十國的平均發展水準保持在5%以上,因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而吸引了大量外資的涌入。

  東盟在2015年成立新的東盟經濟共同體,同時通過了願景文件《東盟2025:攜手前行》,旨在在高效、優勢互補、自由貿易的基礎上貫徹一體化戰略。這讓東盟在全球經濟危機以及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等時局面前獲得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就在日本等國還在考慮是否重啟TPP時,東南亞國家已經把目光看向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RCEP將成為一項覆蓋東盟、澳大利亞、中國、韓國、印度、日本和紐西蘭的自由貿易協定,其GDP總量將達到全世界GDP總量的40%,總人口占到全世界總人口的一半。

  報道稱,東盟今年或將與歐盟等國家、香港等地區分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東盟與中國之間的自貿協定也有望進一步升級。雖然當前國際局勢風雲變幻,但可以看出東盟得到了國際社會堅定不移的支援與持續關注。(編譯/劉麗菲)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