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印媒討論邊界對峙:先撤是丟臉,硬撐怕擔責

2017年08月01日 09:31:31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雲天明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徐珍珍】中印軍隊在洞朗地區對峙一個多月,如何解決當下爭端?通過多邊外交場合積極互動建立互信、直接就此進行外交對話、“揭露中國的策略”,印度媒體和學者近日給出“軟硬兼施”的多種答案。事實上,印度輿論費盡心思熱議的這一話題,中方已多次給出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案——印度立即將非法越界的邊防部隊撤回邊界線印方一側,但印度為何遲遲不撤?《印度論壇報》7月31日稱,印方的顧慮是“先撤”意味著“丟臉”。

  印度《經濟時報》7月31日稱,儘管印中6月起發生邊界對峙,但6月以來,印中在多邊場合積極互動,共同應對全球挑戰以增進互信。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外交國務部長辛格、人力資源發展部部長雅瓦德卡爾、旅遊文化部部長馬赫什沙瑪、衛生和家庭福利部部長納達等政府高官先後訪問中國,為9月在廈門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做準備。報道稱,峰會召開前,預計還會有印度高官訪華,以緩解兩國因邊界對峙而緊張的關係。印中還將借上海合作組織的平臺,就地區問題擴大對話。

  “除了對話還是對話”,《印度快報》7月31日稱,解決印中問題的唯一途徑只有對話。儘管至今雙方就多瓦爾訪華的議題沒透露多少資訊,但兩國舉行這樣級別的對話本身就是一個好的開始。印度“india west”網站同一天刊文稱,除了分歧,印中還有不少共同目標,兩國應給外交一個機會。文章稱,中印對峙若升級將帶來災難性後果,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文章還建議説,或許應該讓與印度和中國關係都不錯的俄羅斯參與調停。

  在印度《西隆時代》週報網站7月31日刊登的文章中,印度前外交秘書希亞姆薩蘭則宣稱,“正如中國通過恫嚇和拉攏的方式在東盟成員國之間播撒不和的種子,它也在對印度的鄰居這麼做”。薩蘭建議,印度在外交上應與所有鄰國加強互動,不僅要“揭露中國的策略”,還要警示地區國家面臨的風險,將與鄰國關係提高到新的層次上。

  事實上,印度官方也表示,希望努力與中國對話解決爭議,但外交協商難點在哪兒?《印度論壇報》7月31日稱,印度希望印中士兵同時撤,中國要求印度士兵先撤。還有一些“浮出水面”的經過妥協的方案包括印度撤軍的同時,中國修路的施工隊撤離。但在任何情況下,如果印軍撤了解放軍還在那兒,都會讓印度感到“丟臉”,因為印度是“代表不丹”與中方對峙,且印度的妥協未來將對地區內地緣政治産生何種影響難以估算。

  與此同時,許多印媒在捕捉中國將對印採取何種行動的蛛絲馬跡。一些印媒7月31日仍在持續關注此前一天中國舉行的朱日和沙場閱兵。《印度斯坦時報》7月31日的頭版文章認為,中國領導人在軍演中表示,中國有能力打敗一切來犯之敵,雖未具體説“來犯之敵”是誰,但中國官方多次定性印度在洞朗地區的舉動是“侵略”和“非法越界”。《印度斯坦時報》的另一則報道援引中國退役女少將姚雲竹的話稱,中印洞朗爭端“前所未有”的性質可能促使中國尋求“強力辦法”來解決。但中國可能會採取規模有限的軍事行動對抗侵略,中印不太可能開戰。印度“當代”電視頻道網站7月31日則披露一則“中國軍人越界進入印度”的消息。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7月25日上午,10至11名中國軍人越界800至1000米,進入印度北阿肯德邦傑莫利區的巴拉霍蒂。

  中國南亞學會常務理事錢峰7月3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官方已多次表示,印度邊防部隊撤回,是緩解危機、中印未來就此進行實質性對話的前提。這次對峙事件,無論從道義還是公理上,都是印度失信在先,是印度挑起爭端而非中國。有國際學者提出了一個能讓印度“下臺階”的思路——不丹請求印軍離開,中不雙方協商。但以印度平日對不丹居高臨下的態度,印方是否會接受這一提議還很難説。印方應該看到,如果對峙持續下去,吃虧的只會是印度。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