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果獅子、大象會説話,一定會向他們表達感激……
在非洲,中國志願者“自帶乾糧”反盜獵
6月15日,中國志願者和馬納普斯國家公園園長阿亮將動力三角翼推出機庫。
6月15日,中國志願者王珂、張廣瑞、王伊琳、于揚和梁佳俊(從左至右)在宿營地。
在距離祖國萬里之遙的辛巴威當野保志願者,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沒有酬勞,咬得一身包,天天跟動物週旋,還要自己貼錢吃喝,是什麼樣的動力驅使中國志願者來此投入反盜獵工作?
“你就是萬千生靈的一員,早上走出帳篷,發現大象在遠處看著你,你會感慨,這才是真正的大自然。身為一名野保志願者,你所獲得的,遠遠超過你所付出的”
“清晨,一頭雄獅站在河邊,威嚴而惆悵,似乎對未來感到迷茫。”
“昨晚巡邏時遇到一群非洲野狗捕食了一頭黑斑羚,後來鬣狗也跑來搶食,讓我們趕上了一場大自然生態鏈的演示課。”
“晚上一隻鬣狗來營地叼走一袋垃圾,躲到帳外撕咬,響動很大。當我拿手電照它的時候,它齜著牙露出詭異猥瑣的笑容。”
“接到有盜獵者的線索,今天一早我們的飛行員帶著公園警察進行搜尋,至少會嚇跑他們。”
這是一群中國志願者的朋友圈狀態。在距離中國萬里之遙的非洲國家辛巴威,他們活躍在野生動物保護第一線,吃著從沒吃過的苦,應付著從未想過的挑戰,駕駛著動力三角翼、衝鋒舟等裝備,阻止盜獵者的腳步,讓野生動物不受打擾地棲息在它們的樂園。
盜獵者的“剋星”
動力三角翼、小型直升機、夜視儀、熱成像儀、專業級無人機、衝鋒舟、升降機等一批“中國製造”設備,讓中國志願者在這裡參與的野保事業如虎添翼,盜獵事件大幅減少
6月17日清晨,中國志願者、資深飛行員于揚帶上阿亮,駕駛動力三角翼飛開工納普斯國家公園的上空,開始了每天兩個小時的例行巡視。
阿亮的本名叫尼亞孔巴,是馬納普斯國家公園的園長。志願者帶他去廣州學習動力三角翼飛行時,教練給他取了這個中文名。“我們在空中飛行兩個小時,基本可以繞整個國家公園飛一圈,開車的話,旱季需要一整天甚至更久,雨季則基本無法實現,動力三角翼幫了我們大忙!”阿亮説。
從一兩百米的空中往下看,馬納普斯就像一塊綠色的翡翠,美麗的讚比西河從其北側流過,在“上帝視角”的注視下,黑白相間的斑馬、卷著鼻子的大象、趴在河裏只露出腦袋的河馬和鱷魚……各種動物星散在這塊翡翠上。
“如果有盜獵者,我們在空中會看得清清楚楚。”于揚説。
馬納普斯國家公園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自然遺産,生活著大象、獅子、羚羊、河馬、鱷魚、鬣狗、非洲野狗等350多種動物,面積達2196平方公里,也是盜獵分子的垂涎之地,以至於津政府不得不將保護區內最珍稀的動物犀牛遷至他處以避免遭到毒手。
辛巴威一度被稱為非洲國家中保護野生動物的典範。但近年來,西方國家的制裁導致該國經濟下滑,政府在野保投入上力不從心,盜獵事件層出不窮。
阿亮告訴記者,在馬納普斯,手機沒有信號,通訊基本靠吼;車輛時常拋錨,交通只能靠走,種種條件制約,導致反盜獵工作一直舉步維艱。
2015年至今,中津野生動植物基金會派遣了三批志願者來到馬納普斯從事動物保護和反盜獵行動,每批時間1-3個月。中國志願者用自己的滿腔熱血和過硬技術,與工作人員一起,肩負起反盜獵的重任。他們帶來的,還有盜獵者的“剋星”——動力三角翼。
動力三角翼飛行器也稱動力懸挂滑翔機,是航空運動領域中最受歡迎的一種輕型動力的飛行器,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在歐洲興起。由於其造價低廉,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等特點,近年來,動力三角翼被廣泛應用於旅遊、運輸、勘察、農用、防火、航拍、救災等行業中。
阿亮告訴記者,動力三角翼對開展反盜獵行動幫助很大,馬納普斯面積不小,保護區內道路崎嶇,一些開車需要四五個小時才能到的地方,駕駛動力三角翼30分鐘即可到達。在巡邏中,動力三角翼可以飛得很低,能夠360度無死角地監控整個保護區,巡航距離達300多公里,時速可達80公里。同時,它在空中巡航時産生的聲音可以傳遞到方圓幾十公里,對盜獵者有很強的震懾作用。
“如果我們得到線報,開車趕到事發地點,通常需要幾個小時,盜獵分子可能早就得手並揚長而去了。”阿亮説,“有了動力三角翼,我們就可以迅速趕到,拯救更多生靈。動力三角翼對盜獵者的震懾作用也很大,這段時間以來,得益於我們每天的巡邏,已有一個多月沒有盜獵事件的報告了。”
除了動力三角翼之外,志願者還帶來了小型直升機、夜視儀、熱成像儀、專業級無人機、衝鋒舟、升降機等裝備。這批“中國製造”設備,讓中國志願者在此參與的野保事業如虎添翼。“希望通過這些裝備,確保無論在白天還是夜晚,在河裏還是岸上,我們都能通過專業設備鎖定盜獵者,並第一時間通知園方。”這一志願行動的組織者王珂説。
當公益邁出國門
“中國人不會在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上缺席。希望通過這一公益行動,改變當地人和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
王珂是一個很愛玩的人,他登過珠峰、潛過深海、能開飛機、也會玩槍,在極限運動圈中頗有名氣。2008年汶川地震,他在北京組織志願者前往災區救災,也第一次體會到志願活動的含義。
“當時我和朋友們商量,我們有技術,有裝備,可以利用我們的專長,幫助更多的人,這不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麼?”王珂説,從此他愛上了志願工作,加入了中國規模最大的民間專業公益緊急救援機構——藍天救援隊,多次參與各種災害事故的救援行動,為許多身處險境中的人們提供幫助。
漸漸地,王珂把公益的腳步邁出了國門。他帶領團隊在緬甸北部為難民提供救助,又來到紅海之濱吉布地教孩子們學中國武術。
“有人説,中國國內還有這麼多需要幫助的人,為什麼要去國外做公益?我覺得,中國已然是一個大國了,但衡量一個國家國力的,除了硬實力,還有軟實力;除了官方外交,還應有民間外交。我們中國志願者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有著雙重作用:一方面,我們可以更好地在海外樹立中國人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像西方非政府組織那樣,向全世界更多國家傳播中國人的理念和價值觀。”王珂説。
2015年,王珂把目光投向了辛巴威的反盜獵事業。他希望通過動力三角翼、無人機等空中裝備,幫助提高當地管理部門對於盜獵行為的監控和打擊能力,進而遏制盜獵,保護野生動物。
“一方面,辛巴威野生動物眾多,但保護力量因為資金等原因跟不上,很希望有人伸出援手;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通過這一公益行動,改變當地人和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讓更多人知道,中國人不會在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上缺席。”
但顯然,要改變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並不容易。在辛巴威從事野保活動的大多為西方非政府組織,王珂和他的團隊與這些非政府組織接洽尋求合作。這些組織往往一聽説是中國志願者團隊,便婉拒了合作邀約。只有一家非政府組織向他伸出了橄欖枝,但提出的條件卻讓他哭笑不得。
“我們很願意跟你們合作,希望你們當我們的‘線人’。”那家非政府組織的負責人對王珂説,“你們裝成要買象牙和犀牛角的中國人,去幫我們跟盜獵分子接洽,‘釣魚’,我們帶警方去抓捕他們。”
“不得不承認的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個別中國人在非洲非法購買象牙、犀牛角、獅子爪等野生動物製品,還吃穿山甲等野味。再加上一些西方和當地媒體的推波助瀾,抓住個別中國人走私象牙、木材的個案大肆渲染,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整個中國人群體在動物保護領域的形象。”在津華僑、中津野生動植物基金會主席宋黎説。
如果答應他們的要求,中國人在當地的形象就更差了,自己的團隊豈不成了“漢奸”?王珂又好氣又好笑地拒絕了對方,他決定自己單幹。
中國駐津使館對這一公益項目非常支援,特地出具公函,向津方政府部門推薦。同時在津華僑也起了很重要的橋梁作用,他們利用熟悉當地政治文化的優勢,與津方官員耐心解釋與溝通,大大加快了這一公益項目在津落地的速度。
“我們和西方某個非政府組織在津同時申請一個公益項目,我們已經開展了第三批,而他們的申請可能還沒批准,這既得益於中津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又得益於使館和在津華僑的溝通協調。”王珂説。
“中國人是真正來做事的”
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中國對我們的支援都是無條件和一如既往的
讓動力三角翼進入馬納普斯,一開始園方是持懷疑態度的。
“起初我們不相信來自中國的志願者能把項目做起來。”阿亮説,在此之前,每年都有幾個西方非政府組織來馬納普斯考察。“他們説要跟我們合作,要來幫助我們,但往往是來考察一番,跟我們園方談一談,開個會,然後就沒下文了。”幾次被“忽悠”之後,園方對這些非政府組織和志願團隊的熱情也減去了大半。
“要打消園方的顧慮,就得靠自己的行動。”王珂説,兩年多來的3次志願行動中,他們用自己對志願工作的熱忱,讓園方感受到“這群中國人是真正來做事的”。
同時,中國政府的給力援助,也讓志願者們的行動更有底氣。2015年12月,中國政府向辛巴威捐贈了價值1400萬元人民幣的一批物資,包括越野車、皮卡車、載貨汽車、平地機和拖拉機等各種車輛,以及手持對講機、太陽能移動電源、背包、睡袋、衝鋒衣、帳篷、望遠鏡、手持GPS定位儀、柴油機和水泵等裝備。辛巴威環境部長穆欣古裏表示,中國提供的援助物資對辛巴威開展反盜獵活動意義重大。
“得益於中國政府的援助,馬納普斯國家公園的裝備水準有了不小的提高,打擊盜獵分子的能力也更強了。”王珂説,“更重要的是,園方對我們更信任了,也更願意與我們開展更大範圍的合作。”
“中國在履行野生動物保護責任方面做了很多事。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中國對我們的支援都是無條件和一如既往的。”阿亮説,“我們也越來越感受到這種支援對我們反盜獵事業的幫助。”
參加過兩次志願行動的飛行教練胡英健記得,去年中秋,他正在保護區與阿亮一起巡邏。每個月圓之夜,都是盜獵的高發期,在明亮皎潔的月光下,盜獵分子所覬覦的大象、河馬等動物將無處遁形。但他們守了一個晚上,沒有聽到一聲槍響。
“感謝你們!你們在空中飛翔,盜獵者都不敢來了!”阿亮向胡英健豎起了大拇指。
“這誇獎,是最好的中秋禮物,比給我吃幾個月餅還高興!”胡英健説。
胡英健還記得,去年8月下旬某天,保護區工作人員迪納耶發現了一具被槍殺的大象屍體,為了取下象牙,大象的臉都被割開了,慘不忍睹。他判斷盜獵者還在附近,可能繼續作案,便立刻用手臺通知了胡英健。胡英健帶上工作人員,駕駛動力三角翼追蹤,迫使盜獵者望風而逃。“他們怕留下痕跡讓我們追上,連鞋都扔了,光著腳逃走了。”
目前,中津野生動植物基金會向園方捐贈的直升機、動力三角翼、橡皮艇、升降機等裝備,都已經在馬納普斯投入反盜獵工作,去年園方就用橡皮艇抓獲了一批盜獵分子。
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中國志願者在辛巴威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已經有了不小的名氣和聲譽。此次志願活動期間,辛巴威非洲野狗協會就主動到府,希望王珂和他的團隊幫助該協會用動力三角翼協助保護瀕危的非洲野狗。還有不少非政府組織與王珂聯繫,詢問其還需要哪些物資和幫助。
“吃沒吃過的苦,看終生難忘的景”
有個志願者,被芒果蠅在皮膚上産了卵,蛆就在皮下寄生了下來,在他體內到處鑽來鑽去,最後去中國援津醫療隊才把蛆取出來
在距離祖國萬里之遙的辛巴威當野保志願者,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吃沒吃過的苦,看終生難忘的景。”參加了3次志願行動的張廣瑞説。
“在這裡要應付的挑戰,都是在國內根本想不到的。”張廣瑞讓記者看了身上被蚊子和跳蚤咬的70多個包,“這裡的蟲子特別毒,有些腫包半個月都下不去。上一期有個志願者,被芒果蠅在皮膚上産了卵,蛆就在皮下寄生了下來,在他體內到處鑽來鑽去,最後去中國援津醫療隊才把蛆取出來。”
由於距離首都哈拉雷太遠且交通不便,蔬菜的補給成了一個難題。記者在志願者宿營地的廚房看到,除了各種品牌的鹹菜之外,只有儲存時間較長的洋蔥和馬鈴薯等幾樣東西,綠葉菜則是完全沒有。
“國家公園有規定,所有補給都必須從外面帶入。我們在這裡不能種菜,不能釣魚,也不能打獵。”王珂苦笑著説。“補給又比較難,要弄到新鮮蔬菜,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旱季還好説,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雨季才是對補給的最大考驗,因為道路泥濘,車子很難進來,補給往往要一兩個月才有一次。
張廣瑞回憶起人生中吃過的最難忘的一碗回鍋肉。“那是第一次來馬納普斯,當時正值雨季,其他補給品基本都吃完了,只能天天啃馬鈴薯。一天晚上,我們在廚房找到一塊肉,時間放久了,都有點臭了,硬著頭皮用這塊臭肉和大蔥炒了個回鍋肉,沒想到還挺好吃,味道至今難忘。”
沒有酬勞,咬得一身包,天天跟動物週旋,還要自己貼錢吃喝,是什麼樣的動力驅使這些中國志願者來到萬里之遙的辛巴威,投入反盜獵工作?
“很多外國人對中國人有偏見,認為中國人愛買象牙,愛吃野味,是動物的‘天敵’。”志願者袁洵傑説,“我們希望用自己的志願行動改變他們的印象。”
“當你駕駛著三角翼,你就相當於擁有‘上帝視角’,可以從數百米高空俯瞰大象奔跑;當你住在保護區裏,你就是萬千生靈的一員,早上走出帳篷,發現大象在遠處看著你,你會感慨,這才是真正的大自然。”志願者梁佳俊説。“身為一名野保志願者,你所獲得的,遠遠超過你所付出的。”
來辛巴威之前,志願者王伊琳對這趟非洲之行有不少顧慮。但一個多月的志願工作之後,她已經不想離開了。在國內有手機依賴症的她,現在可以一兩天不碰手機。
“有一天早上,天剛拂曉,一隻獅子來到河邊,看著朝陽,我就這麼遠遠地看著它的背影。這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美的景象。”王伊琳説,中國志願者來到這裡,正是希望通過自己的付出,讓這樣的美景能夠永恒。
幫助當地人“拔窮根”
盜獵者多是尚比亞和辛巴威百姓,他們在國際非法象牙貿易鏈條中處於末端,為養家糊口鋌而走險
6月25日,第三批志願者結束他們在馬納普斯的一個半月志願任務,啟程回國。按照計劃,下一批志願者將於今年11月來津,王珂計劃未來在這裡待的時間長一些。“希望隨著項目的進行,以後能實現志願者駐紮常態化,每年兩批志願者,每批半年左右,確保保護區內一直有志願者,協助園方進行反盜獵行動。”
與此同時,王珂和他的團隊也在籌措資金,希望對裝備進行全方位升級。
“現在我們在空中發現盜獵者,只能警告他離開,並向地面人員報告。但因為動力三角翼無法垂直下降,所以很難抓住他們。”王珂説,下一步計劃購買一架二手的六座直升機,這樣一旦發現盜獵行為,持槍的園方管理人員可以與志願者一起行動,直接對其進行抓捕。
反盜獵,治標更要治本。在王珂看來,貧窮是當地百姓參與盜獵的重要原因。近年來,馬納普斯出現的象牙盜獵案件,盜獵者多是尚比亞和辛巴威百姓,他們在國際非法象牙貿易鏈條中處於末端,為了養家糊口不惜鋌而走險。
“反盜獵干預應該包括一系列針對當地居民的減貧和教育工作,而這也是非政府組織能夠發揮作用的領域。”王珂説,“未來我們的工作重點,要落在幫助當地人擺脫貧困上。”
幫助當地人“拔窮根”,包含兩層意思。首先是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和教育水準。王珂正在推進幫助國家公園附近村落安裝一些太陽能發電板,為村莊供電,同時考慮在附近建一所學校,使村裏的孩子不用走太遠的路,冒著被野生動物襲擊的危險就能上學。
提高當地居民收入也很關鍵。在王珂看來,馬納普斯是一個“原汁原味”的保護區,很適宜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發展旅遊業。“如果能吸引更多遊客來這裡旅遊,就能給當地居民帶來更多就業機會,也會促進他們收入的提高,這樣會有助於盜獵行為的減少。”
保護區裏的一些麻煩,同樣也可能是商機。這段時間,志願者一直忙著用升降機為園內的樹木清除槲寄生。“河的上游修建大壩後,生態環境發生改變,導致槲寄生在馬納普斯的許多樹上都有出現,如果不把它們清除掉,樹就會大批死亡。”王珂説,“但槲寄生同時也是一味中藥藥材,有經濟價值,如果能加以利用,形成良性商業模式,對這裡的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將很有裨益。”
“如果獅子、大象會説話,它們一定會向這些中國志願者表達感激。”阿亮説,“感謝中國人在這裡和我們並肩戰鬥,一起守護這片野生動物的樂園。”(記者 張玉亮)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