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媒激辯特朗普之子是否“叛國”,白宮回應:很荒唐

2017年07月13日 09:50:16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長子小特朗普11日公佈一批電子郵件,攪亂了整個美國。自特朗普上臺以來,“通俄門”一直是籠罩白宮的烏雲,美國媒體幾乎是在集體搜尋證據,但大多是猜測、分析,小特朗普此次公佈的郵件第一次被許多人視為特朗普競選團隊與俄羅斯“共謀的確鑿證據”。

  小特朗普這次攤上的事兒到底有多大?美國媒體、前白宮法律顧問以及議員等都在談論他的行為是否構成“叛國”。

  2016年作為希拉裏的競選搭檔競選副總統的蒂姆凱恩表示,對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的調查現在應該超越妨礙司法公正的指控,轉向檢控小特朗普“作偽證、虛假陳述,甚至可能是叛國”。民主黨眾議員穆爾頓在推特上稱,在競選期間會見俄羅斯政府律師,“如果這不是叛國,那我不知道什麼是叛國”。《華盛頓郵報》稱,社交媒體上以及美國記者已經以有關“叛國”的問題“轟炸”了白宮發言人。

  美國《一週》雜誌分析稱,儘管小特朗普現在情況糟糕,但他肯定不會被控叛國罪。美國憲法規定,叛國為“發動反對美國的戰爭,或擁護美國的敵人並給予他們任何形式的援助”。 報道稱,叛國的刑罰可以高至死刑,但也有較輕的懲罰,如判5年或以上有期徒刑、罰款至少1萬美元,且終身不得在美國擔任任何公職。問題是,叛國罪發生在戰爭期間,主要將叛國的起訴局限在戰爭罪。此外,白宮發言人已表態,有關小特朗普叛國的指控“很荒唐”。《華盛頓郵報》稱,法律對叛國的定義是有意排除了多種多樣的政治攻擊,比如對政府的批評。對小特朗普的所有指稱都不能表明他對美國政府宣戰,因為這需要動用武力來推翻政府,他的行為也不等於追隨敵人,在叛國條款中,敵人是指美國正與之交戰的某個國家或組織,而現在,美國沒有與俄羅斯處於戰爭狀態。

  “想像一下,一個被指控陰謀收取被盜竊物品的罪犯。在審訊中,被告人説他雇了一輛大卡車運東西,但當他抵達藏匿地時發現都是毫無價值的垃圾。我可能同情這個無助的罪犯,但他的罪行不會被懷疑。”英國《衛報》12日稱,“這種情況很像小特朗普的自我闡述”。美國許多媒體引述選舉專家的話稱,小特朗普可能已經違反選舉財務法,涉嫌欺詐國家。《紐約》雜誌稱,小特朗普命運轉折,成為“通俄門”被調查主角。

  2005年-2007年間擔任白宮法律顧問的貝因特對媒體稱,小特朗普的行為“處在叛國罪的邊界”,“眾所週知俄羅斯在美國從事間諜行動。我們不會從間諜那裏獲取政敵調查材料,我們不會和俄羅斯間諜合作,除非想被指控叛國”。

  “特朗普會不會犧牲兒子保全自己?”《紐約時報》12日提出的問題問題凸顯政治的殘酷。文章寫道,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特朗普知道這次會面,不過“有時,落下的蘋果不會離樹很遠。有時,蘋果看上去要比樹晦暗許多。有時,蘋果必須被扔到車輪之下,以便大樹和其他最重要的枝幹不會倒落在地上,被民主黨人劈了當柴燒。這就是小唐納德的‘果報’嗎?”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日本記者 蕭達 青木 李珍 環球時報記者 崔傑通 柳直 王渠】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