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中國經濟轉型創造新機遇——訪德中經濟聯合會秘書長白希可

2017年07月10日 09:39:5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今年是中德建交45週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又剛剛對德國進行了成功的國事訪問,兩國關係的高水準發展,讓長期從事德中經濟合作的德中經濟聯合會秘書長白希可女士十分興奮。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在當前全球局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歐中合作變得更加重要。”

  40多年前,對大多數德國人來説,中國還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國度。如今,在兩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引領下,雙方各領域合作全面展開,不斷深化。兩國民眾對彼此的文化和思維習慣也表現出日益濃厚的興趣。中德關係40多年間的發展速度讓白希可感慨萬千。

  當前,中德兩國間已建立了包括政府磋商在內的70多個不同層級的對話合作機制。白希可認為,德中兩國在許多領域的合作日趨活躍,這不僅體現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也體現在城市化、教育和培訓以及創新等方面。兩國就法治國家建設展開的交流也給她留下深刻印象。

  德中經濟聯合會是一家非營利性機構,致力於促進兩國經貿往來,增進兩國民眾之間的了解。協會主要關注雙邊經濟領域的合作。2016年中德雙邊貿易額近1700億歐元,中國已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白希可告訴記者,“相信沒有一位西方人在40多年前能預見中國經濟增長的這種活力,以及今天她對世界經濟産生的重要影響。”

  在今年1月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習近平主席向世界表明瞭中國對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支援。白希可認為,這是世界政治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信號。貿易對德國和中國都非常重要,去年,德國企業在海外實現營收1.8萬億歐元。在中國,德國企業也是繼美國之後最大的外國投資者。目前,在華德企數量約為5200家。不僅僅是德國,歐洲國家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都非常活躍。2016年,歐洲企業在中國投資約為80億歐元。

  白希可也看好中國企業在歐洲國家的投資。2016年,中國在海外的投資額約1800億歐元,其中約350億歐元投向歐洲,110億歐元投到德國。目前,在德國的中資企業有2000家左右,主要分佈在高科技、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建設、交通、資訊通信技術、遊戲、娛樂等産業領域。白希可認為,從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佈局可以看出,中國企業越來越注重全球市場的分工與細化。

  白希可認為,中國正轉型成為擁有越來越多科研和技術創新的高科技國家。中國的轉變吸引了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關注。此外,中國經濟更加注重擴大內需,大力促進消費升級,發展服務業。這為歐中合作創造了新的機遇。

  她表示,目前,歐洲企業在中國許多行業的發展前景看好,如醫療、環保科技、機器人、資訊技術和服務業等,這些行業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提高中國民眾的生活品質。在文體方面,例如足球産業的發展日益受到重視,歐中合作機會良多。歐洲國家從中國企業的海外發展中獲益,這為兩國間的交流提供了動力。(記者 黃髮紅 管克江)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