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德媒:德國網紅點讚中國無現金支付 寫公開信吁默克爾學習

2017年07月03日 13:29:1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7月3日報道德媒稱,近一年來活躍于中國社交媒體的德國網紅阿福繼去年在杭州實現了一日無現金挑戰後,近日他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致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一封公開信。阿福在信中強烈呼籲默克爾帶領德國學習中國在締造無現金社會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7月1日報道,在中國上海生活了十年的阿福在信中指出:“以前在德國,我從來不敢不帶錢包和現金出門。到了中國,我才發現移動支付時代已經不是未來,而是每天實實在在的生活。現在在上海,無論打出租,或者街邊買瓶水、買朵花,甚至繳水電燃氣費,我都可以用我的手機支付。”

  報道稱,阿福兩年前開始使用移動支付。他説他觀察到了他的中國妻子和身邊朋友都在用手機支付而且用得非常好。“後來我發現不管去哪兒,買路邊的煎餅,還是去高大上的餐館,我都可以用移動支付。我看到我的丈母娘和老丈人。他們都快六十歲了,現在移動支付也用得很熟。”

  阿福説中國的發展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快”。無論是共用單車,移動支付還是阿里巴巴的增長,相比之下德國早就沒有這樣的速度了。

  報道稱,中國目前約有7.31億網民,相當於歐洲人口的總量,其中95%會通過手機上網。一項最新調查顯示,70%的中國網民表示自己不再需要每天支付現金。支付寶更是提出,用五年時間推動中國進入無現金社會。

  報道稱,相比中國近幾年飛速推進的移動支付增長,類似于德國的很多歐洲國家都還停留在傳統的紙幣加硬幣的現金時代。對此,在德國生活的中國人感同身受。

  來自成都,目前就讀于科隆的童晨説到:“每次我回到中國,都是一種村民進城的感覺。我們留學生管德國的城市叫村子。這種感覺很直觀的。中國的城市樓高路寬然後服務業發達移動支付方便。在中國商家競爭如此激烈,如果你不用移動支付,別人就用了。在德國就不是這樣。大家買東西都是認準一個牌子好幾年。也沒有什麼競爭。對於這樣一個穩定的社會,商家沒有必要為了一點點便利去改變。很多德國年輕人沒有移動支付,沒有銀行卡信用卡,只有一本銀行存摺。”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