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中美對話不是美方説中方聽的地方

2017年06月20日 08:57:14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中美外交安全對話明天將在華盛頓舉行,國務委員楊潔篪、總參謀長房峰輝與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防長馬蒂斯將出席對話。這讓一些人想到美國與盟國的“2+2”對話陣容,它是中美新的戰略對話方塊架的一部分。

  美方已在最近幾天放出風來,表示朝鮮問題將是此次對話的核心,華盛頓還順便表達了對中國在抑制朝鮮核導活動方面“可能沒有盡力”的不滿。美國和西方的有些媒體做出分析稱,中美的“蜜月期”或許正在結束,兩國關係面臨特朗普政府對華採取更強硬姿態的“又一轉折”。

  中美應當説就沒有過蜜月期,談它是否結束更像是一種炒作。特朗普正式入主白宮前的那段時間説了一些與美國長期對華政策相抵觸的話,當時給予其團隊最大壓力的恰恰是美國輿論和戰略界,而非北京這邊。特朗普團隊正式執政後對之前的表態做了調整,中美關係回歸常態,海湖莊園會晤鞏固了這一態勢,這大概是中美關係的真實情形。

  有人這樣概括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思維:他為了尋求中國在朝鮮問題上的支援,對中國做出了全面讓步。一旦北京在朝鮮問題上幫忙的力度令華盛頓失望,特朗普可能就會“結束交易”,斷然改變對華態度。

  這種分析的出發點是,美國可以絕對主導美中關係,而且做得到隨便駕馭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議題。必須指出,這種以美國為中心的傲慢視角折射出很多扭曲的東西。

  美國在南海沒有消停,美國軍艦仍在那裏宣示所謂“航行自由”。南海之所以平靜了些,首先是因為菲律賓不想鬧了,美方攪和南海的藉口少了,它做同樣挑釁能夠得到的響應和所能釋放的意義都沒以前多了。美方現在去南海巡航,除了多燒錢,一網下去撈不到多少收成。

  特朗普沒有宣佈中國為匯率操縱國,因為那個念頭華盛頓之前就動過,但後來都放棄了。中國沒有操縱匯率,這是對照美國給匯率操縱國所定幾個量化標準算出來的,特朗普未給北京扣這個帽子,並不能説他比前任對中國更好一些。

  只要特朗普政府不放鬆對中國高科技出口的限制,不賣給中國先進武器,不推動廢除《與臺灣關係法》,不下令美軍停止對中國沿海的抵近偵察,不停止在韓國部署“薩德”,不向中國開放更多美國市場等等,我們就感覺不到華盛頓對中國做了什麼“讓步”,難道僅僅是美國官員這一陣子忙於其他方向的糾紛,少説了幾句讓中國不悅的話,就算“讓步”嗎?

  至於何為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盡力了”,北京大概永遠也達不到華盛頓的標準,相信中國外交部也不會把取悅華盛頓作為目標。解決朝核問題,中美都需努力。美朝矛盾畢竟是朝核問題激化的根源,單靠中國幫忙就能徹底解決該問題,美國蹺著二郎腿動動口舌就夠了,這是做夢。

  説到外交安全對話,中國人對美方的不滿意有一大堆,我們強烈希望中方官員把公眾的關切都直接面對面説給美方。首先,在韓國部署“薩德”到底是什麼意思,美方用什麼來保證它不針對中國?還有,菲律賓與中國的關係大幅緩和,雙方進入通過談判解決爭議的軌道,《南海行為準則》談判也取得進展,美方和它的幾個其他盟友卻繼續鼓噪南海爭議,對華很不友好。它們到底想幹什麼?

  在臺灣問題上,特朗普表達了奉行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但是美方提高了與臺灣現役軍人交往的級別,另有傳聞稱,特朗普政府準備擴大對臺軍售規模,這些都向蔡英文當局發出了錯誤信號,美方言行不一,這不是負責任政府的應有態度。

  中美關係説到底是兩國各種聯繫和利益互動的現實反映,外交安全對話應當是對它們的厘清,幫助兩國對彼此關係形成儘量準確的認識。中美關係不能裝“好”,但也只有少數人希望它變得比實際更“壞”,希望中美高層都別被那些少數人的意見綁架了,這是他們的共同責任。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