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軍追求“神對人的優勢”註定難成

2017年05月25日 16:06:44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特朗普政府23日正式推出新財年政府預算報告,將2018財年的基本國防預算提升10%,從上一財年的5220億美元提升到5740億美元。加上主要用於反恐的海外應急行動經費650億美元,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新財年軍費總額增加至6390億美元。

  在世界看來,美國軍費至少是全球排在它之後八大軍費國的國防支出總和,美國的國家安全是全世界最牢固的,它還要增加那麼多軍費幹什麼?尤其是,為了增加軍費,特朗普提出砍掉未來10年醫療補助計劃8000億美元,食品券計劃砍1920億美元,另外還要削減對農戶的支援。美對外援助和環境保護的費用同樣都在被砍之列。猛一看,華盛頓現在有點像平壤,要搞“先軍政治”了。

  把超高軍費拉得更高,只能説是美國的戰略自信有些脆弱。有的人就喜歡儲很多糧食,或者存很多現金,其實餓不著窮不著,但就是儲存的少了就心裏不踏實。不知是全美國還是那個國家的一部分,在儲存美國軍事優勢方面有一種強迫症,它非要有像當年歐洲人帶著槍炮侵入非洲時的那種絕對優勢才感覺“先進了”,否則就認為自己“衰落了”。

  一些美國精英就喜歡這樣消費美國的財富,新型核潛艇和航空母艦多多益善,最好F-22和F-35隱形戰機比波音客機還多。特朗普政府的這種消費嗜好沒人能管得了,美國就是每家院子裏都豎立一枚地對地民兵式導彈,世界也不能説什麼,或者説了也白説。

  令人擔心的是,華盛頓會不滿足於把新建造的軍事優勢擺在那裏欣賞,而會忍不住拿它到世界各地去顯擺,用它來做撬動美國利益的杠桿。美國把國際援助壓縮了,但它的利益不能少,甚至要更多,那麼挪到軍費上去的那些錢就要派上用場。所以這是未來世界的隱憂。

  據分析,美軍將更多聚焦于“反進入/區域拒止”,它認為這是自己在西太平洋遇到的最大問題,因為美軍“在需要時”要麼進不去,要麼進去後需冒很大風險,美軍的新目標就是要在西太平洋“如入無人之境”。

  美軍被海灣戰爭以來的動輒“零傷亡”慣壞了,它很希望全世界的任何力量對它來説都相當於伊拉克或塞爾維亞,它與它們之間是“神力”和“人力”的區別。它大概很渴望在自己與中國和俄羅斯之間也能找到這樣的感覺。

  可惜,美國在西太平洋的絕對軍事優勢註定是要弱化甚至逐漸銷蝕的。美國的軍事戰略設計者們不能逆著全球化的大趨勢繪製夢想,硬把今天當成一個大國之間可以有文明和非文明般懸殊差距的時代。無論中國還是俄羅斯,都不會笨得原地踏步,讓美國有一天真有能力把它們當伊拉克對待。

  比如中國,根本不用與美國搞軍備競賽,我們只要按自己對應經濟發展的正常節奏建設軍力,就會不斷縮小西太平洋上的軍事差距。我們會做得很輕鬆,軍費增長跟在民生建設之後,不像美國那樣砍民生來補軍費。美國很可能是賽道上唯一氣喘吁吁的選手,反正中國選擇的是三級跳遠項目,跟它就沒走上一個賽道。

  從長遠看,西太平洋肯定不能是美軍隨意展示主導作用的地方,支援這一變化的因素很多,從而形成不可逆轉的大勢。美軍要想實現在西太“神一般的存在”,除非全美國都勒褲腰帶,傾全國所有去打造“神力”。那太難了。華盛頓還是應換一個思路,理性定位美國未來的軍事優勢。

  下一頁   [延伸閱讀]   特朗普施壓北約提升軍費 德媒:美又要當回世界警察了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