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日本網友關注特朗普將被調查:希望被彈劾!廢TPP讓安倍顏面盡失

2017年05月19日 08:25:33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日本特約記者 蕭達 青木 李珍 環球時報記者 崔傑通 任重】“希望特朗普被彈劾!安倍首相用心維護了3年多的TPP協定讓他一下子就廢了,真是讓安倍政府顏面盡失。”18日,日文雅虎網站上,一名網民留言道。另一名網民則稱,“作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總統應該加強一下政治家應具有的素養,比如擅長和媒體相處、籠絡各方勢力和人心等,但是特朗普總統好像連學習這個的耐心都沒有”。

  日本各方對特朗普的警惕和不喜歡早已不是秘密,這種心情可以想像。不過,這可能心急了一些。

  在美國政治中,彈劾就是根據憲法規定,如果有足夠多的議員投票認定總統犯有“叛國罪、受賄和或其他嚴重罪行和不檢行為”,國會可以在總統任期未滿前解除其職務。美國200多年的歷史中,只有3位總統經歷過彈劾程式,且其中兩位雖遭彈劾,但被宣告無罪並得以留任:1868年的約翰遜,以及1998和1999年的克林頓。另一位是尼克松,1974年為免遭彈劾而辭職。

  彈劾程式大體是這樣的:眾議院會就一項或更多彈劾條款投票表決,如果以簡單多數通過至少一項彈劾條款,總統就會被彈劾——其實相當於遭到起訴。接著,程式繼續推進,參議院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督導下進行審訊。扮演檢察官角色的是來自眾議院的一組議員,他們被稱為檢控幹事。總統會有辯護律師,參議院則充當陪審團。如果有至少2/3的參議員認為總統有罪,總統便會被解職,由副總統接替其職務。

  彈劾總統顯然不局限于法律層面,還是一個政治問題。《紐約時報》18日報道説,以克林頓案為例,當時的西弗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伯德告訴同僚,他認為克林頓顯然犯有偽證罪,但將其解職是一個糟糕的主意。“鋻於整件事引發了黨派之間嚴重的政治分歧,現在就讓達摩克利斯之劍落下,只會進一步損害早已千瘡百孔的公信力”。

  投資銀行Evercore ISI的經濟學家克裏古哈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現階段彈劾特朗普,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且妨礙司法公正的罪名也不是很容易就能證明的。《紐約時報》稱,彈劾克林頓的是一個參眾兩院都由反對黨把持的國會。而特朗普面對的情況是,兩院均在他所屬的黨派掌控之中,這讓他們很難産生彈劾他的政治意願。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國際政治學者梅斯奈爾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特朗普是否被彈劾不得而知,但可確定的是這一階段特朗普最優先的議程必然在國內,一些國家面臨的壓力會減緩,但美國政局的動蕩也必然衝擊世界。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