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沖繩濟州島“逆流爭奪”中國客 若二選一去濟州島的大陸游客不到一成

2017年05月19日 08:24:3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馬菲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綠島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韓國濟州島和日本沖繩,同樣是海島,同樣是靠中國遊客支撐大部分旅遊收入,也同樣都曾因國家與中國的關係轉冷而遭受打擊。“薩德”入韓製造的陰影,讓到濟州島的中國遊客變得寥寥無幾。而2016年全年,去濟州島的外國遊客中超過八成來自中國大陸,約300萬人次;去沖繩的外國遊客超過六成來自中國,其中大陸游客達到50萬人次。環球網18日做的一項民調更是顯示,如果不考慮政治因素,只有不到一成的中國網民會在假設“沖繩和濟州島旅遊二選一”時選濟州島。韓日經濟乏善可陳,財大氣粗的中國遊客顯得更為重要。過去韓國商人會暗地裏和日本爭奪中國遊客,而歷屆沖繩地方官員也會把來華推銷“沖繩遊”放在明面上。面對嚴峻形勢,韓國濟州道政府旅遊部門相關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希望中韓關係出現緩和跡象後,中國遊客能重返濟州島。

  民調:濟州島“慘敗”沖繩

  在環球網18日“第一話題”設置的 “如果沒有薩德問題或此前釣魚島問題的影響,韓國濟州島和日本沖繩你會優先選擇去哪休假”互動的環節中,有近1500名網民參與投票或發表意見。結果顯示,拋去政治因素影響,願意去沖繩的佔九成多(91%),願意去濟州島的不到一成(9%)。有網民表示,沖繩景點更多一些,有的還強調沖繩的歷史,提到“琉球王國曾是中國的藩屬國”。有的網民説如果優先選擇濟州島而不是沖繩,“就是不想去一個曾侵略過傷害過中國、現在還跟中國對著幹的那個國家”,但現在“薩德”問題出來後,也不會選擇去濟州島。很多網民留言説,“沖繩和濟州島都不想去”“我們不會去韓國,也不會去日本,世界太大了”。一位蘇州網民説:“我們有覺悟:凡是與我們不友好的都不去!!”還有的呼籲國家多開發南海諸島的旅遊資源。

  簡單的民調結果得到韓國大數據的驗證。據韓聯社17日報道,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的統計數據顯示,4月29日至5月14日來濟州島的外國遊客為44330人次,比去年同期減少74.06%;韓國遊客642751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5.25%。眾所週知,“外國遊客中”過去來自中國的遊客最多。2016年,中國赴濟州島遊客約300萬人次,佔所有外國遊客人數八成多。經營濟州島遊的一些旅行社打出的低價旅遊産品一度導致市場出現扭曲。旅行社的低價旅遊商品以購物行程為主,觀光地點多為免費景點,食宿條件低劣。一些商家儘管服務品質不佳,但由於中國團體遊客人數眾多,靠著與旅行社之間的合作,濟州島仍能迎來源源不斷的客流。

  眼下,受中韓關係緊張的影響,訪問濟州島的中國遊客大減。儘管有韓國媒體稱,“來自韓國和東南亞的遊客數量增加對衝了中國遊客大幅下降帶來的影響,‘薩德’風暴並未有預想中那麼可怕”,但當地酒店、免稅店、旅行社等都已蒙受巨大損失。在濟州島做過兩年導遊的朱先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因為中國遊客少,只好先改做別的生意,有“濟州小中國”之稱的寶健街變得很冷清,他本人都好久沒有去過了。

  因中國遊客減少,連帶酒店業、零售業甚至房地産市場等都全方位地受到打擊。據濟州道政府今年1月發佈的數據顯示,來濟州島的中國遊客每人平均消費為韓國人兩倍以上。此外,中國遊客在免稅店的開銷最大,在整個旅遊開銷中佔比高達44%。此前,為吸引更多中國遊客需採取多種措施,濟州道政府旅遊部門就想過一些方法,如採取開展卡通形象行銷、制定夜間旅遊支援政策等。

  遊客:“濟州島吸引力不大,因薩德更不會去”

  觀光旅遊業不僅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也可以善緣各方,但它最大的短板或弱點就是極易受到國家間外交關係、地緣政治及突發事件的影響,規避這一風險就需要國與國及地域間的關係穩定。沖繩地方自治體似乎深諳此道,為儘量從中國發展“紅利”中獲益,增加赴沖繩旅遊的大陸游客數量,歷屆沖繩縣民選知事等地方行政長官,不管中日間出現何種風浪波折,都會自己組團或跟日本政府、國會訪華團來中國推銷沖繩的旅遊産品,竭力遊説中國相關部門增加飛沖繩的航線。受所謂釣魚島“國有化”、撞船事件影響,2012年沖繩遊也受過衝擊,但以沖繩知事為首的地方自治推銷團隊還是到北京、上海等地遊走,力圖保住大陸游客到沖繩遊的熱度。此後幾年,沖繩縣用日本政府特別給付金預算立項,著力改進當地旅遊業的軟硬體條件。當時的觀光統括官下地芳郎主持了不少工作,他在和《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的一次交談中,十分肯定地説:“我們就是要通過堅持不懈的工作來爭取回頭客的最大效益。”

  日本沖繩縣文化觀光運動部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度沖繩的外國遊客為208萬人次,較1972年“復歸”日本時增長81倍。這其中,超過60%是中國遊客。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遊客最多,有60.73萬人次,中國大陸游客44.92萬人次(同比2015年增加21.6%)、韓國43.13萬人次、中國香港遊客22.1萬人次。沖繩已提前3年實現外國遊客200萬人次的預定目標,當地政府預期在下一個財年達到400萬人次,而年度國內外觀光客人數預計將達到1200萬人次,接近沖繩縣總人口的10倍。

  沖繩縣首府那霸已進入梅雨季,《環球時報》特約記者16日晚在一家藥粧店遇到幾位來自浙江的遊客,他們跟團沖繩5日遊。其中一對帶小孩子的夫婦説:“濟州島嚴格來説沒太多旅遊資源,聽説就是購物、賭博或考駕照之類的,對一般遊客來説吸引力不大,加上‘薩德’入韓問題,我們就都不去濟州島了。”談到對沖繩的印象,有遊客表示,儘管沖繩旅遊業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對中國大陸游客來説,還算是一個較近且安全的旅遊地選項。銀聯卡櫃檯、日漸增多的中文標識等,也讓人感到更為方便。

  沖繩當地人如何看待或對比沖繩和濟州島的旅遊呢?曾有日本媒體報道説,沖繩和濟州島都是中國大陸游客近年喜歡去的旅遊地。濟州島為吸引中國遊客,甚至推出了“卡機咯(賭博一詞的日文發音)”“取駕照遊”之類的特種項目。受“韓流”影響,濟州島也曾是日本人的熱門選項,但近年來有所降溫。韓亞航空在東航駐沖繩(那霸)事務所的對門開有駐在營業所,但幾年前就已關門。日本中國語導遊學會(沖繩)名譽會長劉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數年前參團去過首爾和濟州島,明顯感到當地人對中國遊客的關注度超過對日本遊客,比如商家對中文的應用就很多。在濟州島購物時,有當地商家或導購會説“日本人小氣”“買不了什麼東西”之類的話,無非是想法子讓中國遊客多掏腰包買東西。由此可見,比起沖繩,韓國人更著意爭搶大陸游客。

  韓國遊客也非常喜歡來沖繩旅遊。在當地旅遊景點、超市及購物中心,韓文的標示牌和中文並列出現。談到韓國特別是濟州島的中國大陸游客減少,沖繩當地人並不關注。有多位沖繩觀光業者告訴劉剛:“我們不在意濟州島怎麼樣了,而是按部就班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在沖繩,劉剛也遇到過多次去過濟州島的大陸游客,有的説“主要是去那裏賭博”,而大陸居民來沖繩多是單純抱著旅遊的目的,有的是全家來休假。

  濟州道官員:盼中國遊客重返

  《沖繩時報》和《琉球新報》等地方報紙近日在報道政府如何改善沖繩旅遊設施時,都提到有大量中國遊客乘郵輪或飛機來沖繩旅遊。對沖繩來説,觀光業最大的瓶頸在於交通。為使遊客在較短的時間內貫通南北,方法之一是在中南部的那霸和北部間開通環海水域的高速船運。

  劉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幾經反覆的中日關係在風雨中艱難前行,在這一過程中,中日兩國百姓到對方國家旅遊,能增進民間了解和交往。沖繩當地從業者很在意日中關係的改善,經過殘酷戰爭洗禮的沖繩民眾普遍厭惡戰爭,祈求和平,希望借助觀光旅遊業帶動和平與發展願景的實現。他注意到,來過沖繩的中國遊客也是如此,很少有人回去後在網際網路上對沖繩“説三道四”。他認為,儘管沖繩觀光産業開發時間晚,起點也低,但由於沖繩縣方針明確,官民一體,克服困難,積極主動地加強同中國官方和民間的良性互動,所以才能吸引大量中國遊客的到訪。

  濟州道政府旅遊部門相關人士1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濟州島和沖繩兩地在自然景觀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難免會被人拿來比較,這也十分正常。濟州道的旅遊部門並沒有刻意採取措施與沖繩爭奪遊客。這位當地政府旅遊部門人士表示:“目前,濟州道政府把此次中國遊客大幅減少的情況作為提升自身旅遊服務品質的一次契機,希望能借此整頓旅遊市場,改善濟州島的旅遊體制,開發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旅遊産品,提升服務品質,未來吸引更多的高端中國遊客。目前,中韓關係出現緩和的跡象,大批中國遊客將有望重返濟州島。濟州道政府將密切關注兩國關係發展的有關情況,並將根據情況及時制定相應措施。”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