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菲總統帶巨大期待再訪華 盼望從“一帶一路”中獲益

2017年05月11日 09:05:07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菲律賓特約記者 張曉聞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10日啟程,展開對柬埔寨和中國的訪問。在中國,他將到訪香港和北京兩地。英國《金融時報》稱,去年8月正是在香港,菲前總統拉莫斯為菲中關係“破冰”鋪路。而在北京,除了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杜特爾特預計還將第三次會晤中國領導人。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玻利瓦爾9日説,菲中關係正在全面改善,“一帶一路”可以成為菲律賓經濟獲得利益的有益機制。

  在前往北京之前,杜特爾特10日至11日訪問柬埔寨,以東盟輪值主席國的身份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東盟峰會,分享東盟近年來的成就與面臨的挑戰,向國際投資人介紹經濟發展規劃。之後,他將於12日飛往香港。香港《南華早報》10日報道稱,杜特爾特在香港將與當地菲律賓人會面。菲律賓外交部的資料顯示,有21萬菲律賓人在香港的旅館業、餐飲業以及港人家庭中服務。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菲總統府在發給隨團記者的行程中尚未説明杜特爾特在香港的具體活動安排。

  在結束對香港的訪問後,杜特爾特將於13日抵達北京。根據菲律賓總統府9日發佈的消息,14日至15日,杜特爾特將在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27個政府以及3個國際組織的領袖們會面。中方將主持一場領導人圓桌峰會,討論基礎建設聯通、經貿合作、産業投資、能源、環境保護以及財政援助等議題。《馬尼拉公報》稱,杜特爾特4月底曾在馬尼拉説,他預期可以從“一帶一路”得到一些東西,或許有更多援助用以發展菲律賓。

  據《菲律賓商報》報道,杜特爾特訪華期間將分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舉行擴大雙邊會談。目前,中方尚未發佈相關消息。但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這一安排被寫進菲總統發給隨行記者團的行程中。《菲律賓商報》稱,如果按此安排進行,這將是菲中兩國首腦第三次會晤。之前兩次分別是在杜特爾特第一次訪華期間以及秘魯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

  去年10月,杜特爾特訪華受到中方高規格接待,並帶回240億美元的相關貸款與投資。菲預算管理部長本傑明迪奧克諾10日對該國ABS-CBN新聞網説,總統這次訪問中國主要是夯實這些投資和貿易承諾。據《馬尼拉時報》報道,杜特爾特還將在中國介紹他雄心勃勃的經濟發展和基建計劃,即“杜特爾特經濟學”。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玻利瓦爾9日説:“任何有助於菲律賓經濟發展的事項都是受歡迎的。在經濟上更加積極地與中國進行合作,是值得慶祝的進展。”

  媒體在提到中菲關係時,南海問題似乎成了繞不過去的話題。《馬尼拉時報》稱,玻利瓦爾沒有確認杜特爾特是否在訪華期間提及南海問題。香港《南華早報》10日報道説,訪華期間,杜特爾特將擱置南海爭議,與中國討論在爭議海域進行合作。他將與中國商議如何共同保護南海,發展共同捕撈區,升級海上搜救設施。雙方很有可能設立雙邊機制探討海上爭議問題。

  新加坡《聯合早報》10日報道稱,中菲官員本月將在北京舉行有關南海問題的首輪談判。會談日期還未公佈,不過兩國預計將簽署一項有關南海安全與合作的協議,以便能和平共用在南海存在主權爭議的海域。《馬尼拉公報》説,菲中有關南海的第一個協議可能不會涉及具體問題,但將反映去年10月菲總統訪華期間與中方簽署的聯合聲明。有專家預計,未來的會談可能使菲中逐漸走向詳細具體的海洋使用協議,如同中國和越南所達成的協議那樣,規定誰可以在北部灣海域捕魚。菲中若也達成類似協議,兩國漁船和油氣勘探設施就可以更準確地知道在何處作業而不會引發對峙。

  在海牙萊頓大學菲律賓國際關係問題學者薩索特看來,這一談判將進一步改善菲中關係,而穩定的菲中關係對菲律賓經濟和安全不是壞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海洋安全問題研究員郭柯林説,中菲若能達成協定,中國將可借此表明在所謂南海仲裁案裁決後,中國仍能和提出南海主權聲索的東南亞國家和平合作。“人們已經看到中國以菲律賓作為一種反論。‘看,美國不應當介入菲律賓事務,儘管菲律賓是它的盟國’。”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