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馬克龍勝選後面臨的三道難題

2017年05月09日 11:59:13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字號:    

  5月7日,39歲的“前進”運動候選人馬克龍當選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八位總統,同時也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大選第二輪投票中,馬克龍以明顯優勢擊敗對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候選人勒龐。法國內政部5月8日公佈了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最終統計結果,馬克龍獲得66.06%的有效選票,勒龐得票率為33.94%。

  這是一次最撲朔迷離的法國大選。第一輪選舉中,馬克龍、勒龐、右派共和黨候選人菲永、極左翼“不屈法國”候選人梅朗雄4位候選人的民意支援率僅差5個百分點,誰都可能出線,吊足人胃口。

  自選舉進入第二輪後,結果看上去已經懸念不大,民調一直預測馬克龍將以60%左右的得票率勝選。但儘管如此,法國上下仍然擔心勒龐有可能借助國際國內有利環境,再次上演“黑天鵝事件”。直到5月3日晚,兩位候選人的電視辯論結束,法國輿論才認為一切都“妥”了。

  當晚,馬克龍與勒龐的表現過於懸殊。擁有馬克龍這樣履歷與才華的精英在法國不算少,但像勒龐這般“專注吵架”的政治領導人在文化大國法國確屬少見,收看直播的1600萬法國電視觀眾都“服了她”。解讀5月7日的選舉結果時,有評論文章指出,與其説選民最終選擇了馬克龍,不如説沒有選擇勒龐。

  按照專家的説法,本次法國大選創造了多項紀錄:第一次法國左右兩大政黨都通過黨內初選選出總統候選人;第一次法國左右兩大政黨候選人都在第一輪出局;第一次此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候選人一舉成功當選。難怪7日晚上,馬克龍在盧浮宮廣場慶賀晚會上引用了拿破侖的名言作為開場白——“一切皆有可能!”。

  現實往往比劇本精彩。這位年輕總統能否帶領法國走出眼前困境,尚待觀察。可以肯定的是,這個總統不好當。

  今日法國所面臨的內外環境十分複雜。首先,剛剛結束的這場大選對法國政壇不啻是一場地震,第一輪選舉史無前例地出現中、右、極右、極左四大候選人支援率非常接近的局面。傳統的左右兩大政黨候選人被震下臺去,極右領導人躍上臺面成為最大反對黨,極左候選人支援率也創新高,以致造成政壇相當程度的分裂。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政治事務專家維維安 佩爾蒂索認為,“人們今天在法國看到的,的確是兩個社會,大城市選舉馬克龍這樣的建制派候選人,但在鄉村和小城鎮,人們選舉勒龐或極左翼的梅朗雄。那裏的民眾覺得被人遺忘,被丟在了一邊”。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在接受法國電視二台專訪時表示,馬克龍的勝選説明法國選民對希望的渴望,但不要忘了,法國社會、經濟等領域經歷著多方面的斷層。由此看,馬克龍上任後首要的任務是實現和解,以此為基礎才談得上真正治理好這個國家。

  其次,6月11日和18日法國將舉行議會選舉。由於馬克龍的“前進”運動成立只有一年曆史,缺乏進行議會選舉的人脈根基,拿到議會多數席位的難度可能比競選總統還大。這也是為什麼馬克龍在勝選宣言中説,法國“政治生活的革新必須從明天開始”。只有在議會選舉中取得多數席位,馬克龍才能鋪平執政道路,順利推行其加強歐洲一體化、實行新經濟增長模式等競選綱領。

  如果議會選舉不能如願,馬克龍將面臨兩個選擇。一是組成以“前進”運動骨幹為主,與其他政黨聯合執政的政府,如此選擇的缺點是政府內將出現不同派別的對立。二是由取得議會多數的黨派組閣,總理也來自反對黨。這樣的體制就是“共治”,歷史上法國左右兩派總統都經歷過“共治”時期。從目前情勢來看,右派共和黨贏得議會多數的可能性較大。如果馬克龍最終選擇任命右派領導人擔任總理並組閣,這樣法國政壇就會出現“中右共治”局面,不利於政局穩定。

  考慮到上述種種,6月法國議會選舉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因此已被稱為“第三輪大選”。伊普索斯民調機構調查顯示,61%的法國人不想在議會選舉中支援馬克龍及“前進”運動。

  最後,內政困難勢必會影響法國外交的底氣與作為。馬克龍在競選綱領中稱將把捍衛法國人利益、與各種威脅作鬥爭作為其外交優先事項。具體來説,其目標可分三類:一是安全利益,主要是反恐;二是氣候利益,即保護地球平衡與生物多樣性;三是經濟利益,幫助法國企業增強競爭力。面對國內政治的重重博弈,再加上歐洲整體政治氛圍的複雜詭譎,馬克龍要把競選中提出的外交綱領原原本本付諸行動,顯然不容易。

  馬克龍當選被認為是“變革的希望”。其實,法國人求變之心不是自今日始,5年前奧朗德打出的競選口號是“改變,就是現在”。應該看到,奧朗德的政策除了帶有明顯的傳統左翼特徵,還滲透著一定的自由主義色彩,奧朗德任命被稱為“左派中的右派”馬克龍出任經濟部長,即表現出了“左右通吃”的一面。此外,奧朗德也曾立誓要做一個“團結的總統”,讓所有人都參與到建設“法國夢”的進程之中。這一切與今日馬克龍的主張不無相似,難怪競選對手稱馬克龍是奧朗德的“真正繼承人”,是“維持現狀的候選人”。

  曾經躊躇滿志的奧朗德遇到巨大阻力,未能實現真正的變革。現在,馬克龍已經勝選,未來之路如何,人們拭目以待。(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一秒世界工作室 李永群)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