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媒:特朗普“有意”食言 “遏制中國”大話皆落空

2017年05月08日 09:50:4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中國皇朝與半島的朝鮮王國,確有大小、強弱和尊卑之分,但兩者間是一種互利互保的協作關係。在禮儀形式上,從屬國按約定朝覲皇帝和呈送貢禮,必要時還派兵協助朝廷征戰。但是,皇帝也要以恩賜的名義給從屬國豐厚回報,當從屬國遭遇天災人禍以及外敵入侵時,皇朝還要提供錢糧、物資和軍事支援。

  兩國軍民多次共同抗擊外敵

  在中韓(朝)兩國關係的史書典籍中,不僅記錄了許多高麗使團和朝鮮使團盛裝朝拜和皇帝重禮賞賜的生動故事,也記載了明清兩代為朝鮮王國血本抗倭的大量資料。

  例如,明朝萬曆26年(1598年),水師提督陳璘和副將鄧子龍、馬文煥領軍赴朝,協助朝鮮抗擊倭寇的入侵。鄧子龍和朝鮮名將李舜臣協同作戰,奮勇殺敵,在具有決戰意義的“露梁海戰”中,以生命換得了重大勝利。戰爭結束後,李舜臣被朝鮮王朝追封謐號“忠武”,朝鮮後人尊他為傑出的民族英雄。鄧子龍的遺體則歸葬江西豐城新莊故土,朝鮮為緬懷他的功績,在當地建立了供祭祀用的廟宇。

 

  中韓人民對中日甲午戰爭都保留著極為深刻的記憶,因為那場戰爭改變了兩國的命運。19世紀末年,朝鮮王朝逐漸衰落,國內連續爆發兵變和農民起義,政府軍難以支撐,遂向宗主國清朝要求救援。當時日本侵吞朝鮮的意圖已經暴露無遺,在清軍入朝幫助平定民亂的時候,日本也乘機出兵。日本軍人突襲朝鮮王宮,架空其國王,表面是讓朝鮮獨立,實則把這個國家徹底變成了日本的附庸。在隨後爆發的甲午戰爭中,日本獲得了完勝,並依靠其勒索的鉅額賠款繼續推動“富國強兵”與對外侵略。中國自洋務運動後的現代化努力卻由此中斷,並進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困境。至於朝鮮半島,則在此後很快被日本吞併。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