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媒:特朗普“有意”食言 “遏制中國”大話皆落空

2017年05月08日 09:50:4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箕子王國被滅以後,箕準率其餘部南遷另立部落小國,後人稱之為“馬韓”,也有史料説叫“辰國”。考古資料顯示,這些人與當地原住民相互融合,並創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經濟與文化。衛氏朝鮮滅亡以後,其後裔也融入了當地社會。

  一些年來,韓國史學界對箕子朝鮮之説持有不同看法,但有一點可以確認,那就是箕子和衛滿確實曾經在當地建立王國,其後人與半島居民相互融合,中華大地自古就與半島地區有著密切聯繫。

  宗屬關係確非“統治與被統治”關係

  此後,中國中央政權經歷了多次改朝換代,在戰亂與和平相互更替的歷史進程中,歷朝歷代都以各自的方式與半島政權保持了難解難分的聯繫。有很多內陸地區的個人和群體,因各種原因陸續遷徙並融入了半島居民的社會之中。久而久之,相對平穩的社會環境、相對延續的歷史傳承、相對獨立的生活方式等,使來自四面八方的半島人形成了比較一致的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這就是人們所説的朝鮮王國和朝鮮民族。在上世紀中葉半島分為南北兩個國家之後,北方以朝鮮民族自稱,南方則以韓民族自稱。

  而在此期間,朝鮮半島的王國政權和黎民百姓,一直與中國的歷代皇朝保持著具有不同時代特色的聯繫。除元朝外,其餘各朝代雖然在半島的地界分劃上有出有入,但半島政權基本維持了相對獨立的王國地位。

  不論是王氏高麗,還是李氏朝鮮,它們與中國中央政權保持的都是宗屬關係。所謂宗屬,就是半島政權接受中國皇朝的冊封,但仍在國家機構和治理方式上保留自己的特色與權力。處於從屬地位的半島國王,需對皇朝天子稱臣,但擁有不同於皇朝州郡主官的自治特權。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