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法國大選首輪起跑:歐洲面臨“終結”的風險?

2017年04月24日 08:23: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4月23日電(郭炘蔚)當地時間23日,法國大選首輪投票將舉行。民調顯示,候選人呈現“四強爭霸”的局面,主張脫歐的極右翼和極左翼候選人“來勢洶洶”,衝擊法國的歐洲政策。在英國脫歐公投之後,法國大選,是否會再度飛起“黑天鵝”?

  歐洲正憂心忡忡地注視著法國的這場選戰。歐盟官員甚至擔憂,“這是我們所認識的那個歐洲的終結”。

  【大選前夕,“四強爭霸”勝負難料】

  今年的法國大選共有11名候選人參加角逐。目前最受關注的,是對歐洲持友好態度的中間派獨立候選人艾曼努爾馬克龍,和主張脫歐的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瑪琳娜勒龐。

  首輪投票前公佈的多項民調結果顯示,馬克龍的支援率暫時居於首位,但他相對於排名第二的勒龐的領先優勢,最多也僅有2個百分點。

  而共和黨總統競選人弗朗索瓦菲永和極左翼“不屈的法蘭西”運動候選人讓-呂克梅朗雄則激烈爭奪三四位,同時對2名“領頭羊”也構成充分的威脅。

  在法國現任總統奧朗德決定不尋求連任之後,奧朗德所屬的社會黨推出的候選人貝諾瓦阿蒙也被認為勝算很低。共和黨的菲永則因"空餉門"遭遇重挫。分析稱,在社會黨和共和黨輪替執政幾十年後,法國可能會首次迎來這兩大政黨之外的候選人獲勝。

  按照法國大選的規則,首輪投票中得票率超過50%的候選人將直接當選總統,否則,得票率居前的兩名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投票,得票多者勝。法國媒體稱,四名領先的候選人之間的差距如此之小,以至於民調機構不敢貿然預告哪兩位最有可能進入第二輪。

  【醜聞頻爆,候選人“各有各的麻煩”】

  進入2017年以來,本屆法國大選不斷被醜聞的陰影籠罩,情緒化的語言和針對對手的攻擊充斥著大選“擂臺”,政策主張的競爭反而退居其次。

  在競選初期,共和黨候選人菲永曾是最熱門人選之一。然而,法國《鴨鳴報》1月曝料,菲永涉嫌為妻兒虛設議員助理職位以領取高薪。“空餉門”嚴重拉低了菲永的民意支援率,也使他遭到了立案審查。菲永指責稱,有人出於政治目的抹黑自己,但卻無助於挽回支援率。

  另一方面,極右翼的瑪琳娜勒龐同樣面臨著麻煩。她涉嫌虛設歐洲議會議員助手職位,讓兩名助手“冒領”34萬歐元。此外,她還因涉嫌在社交網路上散播極端組織處決民眾的血腥畫面受到指控,歐洲議會為此取消了其在該案調查中的刑事豁免權。

  菲永受到“空餉門”困擾,形象嚴重受損;勒龐的主張鮮明同時也爭議多多,即使進入了第二輪投票,也可能遭到其他候選人的支援者聯合阻擊;“反體制”的馬克龍今年39歲,僅有5年的從政經驗是他的劣勢……

  【恐襲多發,香街槍案再添陰影】

  法國首都巴黎著名商業街香榭麗舍大道4月20日晚發生槍擊事件,造成警察一死兩傷,槍手也被警方開槍擊斃。

  在今年法國大選中,最受關注的議題是經濟和安全。而就在選民走進投票站前3天,法國巴黎最為繁華的香榭麗舍大道遭襲擊,導致警察一死兩傷,襲擊者被擊斃,“伊斯蘭國”宣佈對此次襲擊負責。

  自2015年巴黎發生兩起嚴重的恐襲以來,法國一直籠罩在嚴重的恐怖威脅中。到目前為止,法國仍處於國家緊急狀態下。因此,如何應對恐怖主義、保護法國公民的問題成為這次法國大選的核心話題之一。

  法國媒體稱,香榭麗舍大道發生的恐怖槍殺讓法國人悲傷憤怒,法國的總統大選“從來也沒有像今天一樣籠罩在恐怖陰影之下”。

  襲擊案發生之後,勒龐表示:“我們的安保部隊人員再一次成為目標,我的感受與他們同在。”

  馬克龍則稱,作為總統的第一使命,就是保護法國人民。菲永向犧牲的安保人員誌哀,梅朗雄則在社交網站上表示,恐怖主義襲擊永遠不會逃脫懲罰。多位候選人宣佈,取消原定於21日舉行的競選活動。

  民調顯示,法國此前尚有數百萬選民尚未決定投票給誰、或是否參加第一輪投票。在這種情況下,本就糾結的法國大選局勢,恐怕又增添了一層變數。

  【誰將獲勝? 疑歐思潮引歐盟擔憂】

  在法國之外,歐盟正用憂慮的眼光注視著這次大選。歐盟委員莫斯科夫斯基甚至擔心,"這是我們所認識的那個歐洲的終結"。

  歐洲其他國家的民粹主義政客近來表現不一:荷蘭選民否決了維爾德斯,支援現狀;義大利否決了建制派;奧地利則否決了一位極右翼的總統候選人。

  在法國大選的四名領先者中,勒龐和梅朗雄都以對歐盟的“勢不兩立”態度著稱。假如這兩人進入5月7日的“決賽”,法國選民將不得不在兩個極端中做出選擇。無論誰獲勝,可能都將衝擊歐元、歐股和歐債市場,甚至歐洲格局可能重新洗牌。

  法國一旦退出歐盟的影響,可能要更甚于英國脫歐。“德國之聲”稱,如果法國退出,迄今這一形式的歐盟就將壽終正寢。

  前景或許沒那麼悲觀。目前的民調數字顯示,馬克龍和勒龐兩人進入第二輪的可能性仍然較大。而如果是這一對陣,分析普遍認為,其他候選人會聯手“築墻”阻擋勒龐,使她難以衝過第二輪。

  不過,即使勒龐和梅朗雄未能在法國大選中取勝,但他們若像民意調查結果所顯示的那樣,得到多達40%的支援率,那麼,無疑也是對布魯塞爾的一記警鐘。他們的廣受歡迎所傳遞的資訊清晰而明確:歐盟和歐元區必須改變。(完)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