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軍設想打擊朝鮮?韓國專家:傷亡百萬也難以令朝屈服

2017年04月20日 13:21:59  來源:參考軍事
字號:    

  參考消息網4月20日報道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4月13日刊發尤裏弗裏德曼的文章《打擊敘利亞意味著朝鮮是下一個嗎?》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他下令空襲敘利亞空軍基地的行動幹得漂亮,十分成功。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稱這次空襲是一次有限行動,旨在懲罰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儘管美俄關係持續緊張,美國涉足敘利亞內戰越來越深,但馬蒂斯認為,這次干預行動“不會失控”。美國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則將這次巡航導彈閃電戰描述為給敘利亞的一個價值8900萬美元的警告,而且警告的對象不只是敘利亞,還包括朝鮮這樣的國家。

  “它傳遞給所有國家這樣一個資訊,如果你違反國際準則,如果你破壞國際協議,如果你未能履行承諾,如果你威脅到了別人,那麼就會有人在某個時刻作出回應,”蒂勒森如是説。不過他沒有説明這種回應是導彈襲擊還是其他方式。他説:“在朝鮮問題上,我們的態度已經很明確,我們的目標就是朝鮮半島無核化。”朝鮮的核計劃和導彈項目可能會生産出可攜帶核彈頭的遠端導彈,從而有能力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打擊美國本土。

  但是,特朗普政府是否能從這次敘利亞行動中吸取正確的經驗呢?他們釋放的資訊又是否如他們所想的那樣強烈呢?首先,目前缺乏有力的證據表明釋放這樣的信號在外交政策上一定有效,比如説,朝鮮政權在看到敘利亞遭到襲擊後會對加強核武器建設再三考慮,還是説,假如美國這次沒有空襲敘利亞,朝鮮就依然不會收手。正如外交學會專家邁卡曾科所言,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如此複雜和困難。那我們又怎麼能指望這次行動能在國與國之間傳遞明確的資訊呢?朝鮮政府宣稱,它們從特朗普下令的這次行動中得到的結論恰恰相反:阻止美國襲擊朝鮮的唯一方式就是發展自己的核威懾力。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