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澳學者:中澳像一個社區裏的兩個鄰居 都有很大的房子

2017年04月14日 09:07:1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孫宇彤】上個月下旬,中國總理11年來首訪澳大利亞,在當地輿論中激發起探討澳中關係前景的熱潮。安全上,澳大利亞一向緊隨美國,但在經貿領域,中國越來越讓澳大利亞離不開。擁抱中國,警惕中國,澳大利亞面臨選擇困境嗎?《環球時報》記者就此專訪了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略與防務研究中心教授、亞太戰略問題專家季北慈(Bates Gill)。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曾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有過一次不太順暢的通話。季北慈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對於澳大利亞及其他亞太國家來説,特朗普的確給地區性事務帶來一些不確定性,不過很難預測澳大利亞會有什麼重大政策調整。澳政府現在也許會進行一些“再思考”,但目前這些思考還不會落實,因為為時過早。

  關於與中國的關係,季北慈表示,澳大利亞對中國非常倚重,中國是澳最大貿易夥伴,澳與第二大貿易夥伴的合作體量僅及中國的一半。也許會有人不贊同,但澳中已經是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他想問的問題是,中國方面是否已經做好了與澳大利亞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的準備?相對中國來説,澳大利亞是一個小國,但卻是G20的一員,是美國的盟國,是中國在亞太地區的鄰國之一。

  季北慈認為,中澳關係未來會相對很好,兩國將繼續維持緊密的經濟夥伴關係,比如澳大利亞會繼續向中國提供大量鐵礦。當然澳大利亞也會繼續維持和美國緊密的盟國關係,這也會是中國關注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相信中國將會變成更大更重要以及更具影響力的合作夥伴。“所以我認為,未來總體看起來不錯,我至少可以説,兩國應該看到更緊密合作夥伴關係的價值,同時承諾走上共贏之路。”

  但中澳兩國間存在認知上的差距也是事實。不久前,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在新加坡批評中國因不夠民主所以永遠不會領導亞太地區。季北慈對此解讀説,中國擁有出色的經濟模式,中國給出了經濟發展的成功案例,這一點毋庸置疑,而畢曉普指的是中國在其他領域模式的吸引力沒有那麼強。某種程度上他認同畢曉普這一觀點。

  季北慈就澳中關係打了個比方:中澳像一個社區裏的兩個鄰居,彼此不是緊鄰,但都有很大的房子,在社區都有一些影響。問題是,他們各自以自己的方式來生活,而且對彼此的了解不夠。鋻於此,需要將之前那種點頭之交的關係變得更深入,比如變成友情。“我認為基礎很好,兩國間繼續合作意願的基本面也是十分好的,所以主要還是看兩國間的政治意願。”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