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朝鮮萬炮齊發就能把首爾變成一片火海?別天真了

2017年04月12日 10:52:57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王洪光:韓國害怕朝鮮炮擊首爾嗎?

  特別鳴謝 志松時評

  不少專家學者在分析朝鮮對韓國的打擊時,也認為朝鮮對首爾的炮兵打擊,是韓方不可承受之重,是制約美韓方不敢對朝發動戰爭的主要因素。那麼朝鮮真有能力“把首爾變成一片火海”,“使青瓦臺灰飛煙滅”嗎?筆者持否定態度。

  首先在炮兵裝備上,真正能對首爾産生實際威脅的很少,特別是能精準打擊青瓦臺,對青瓦臺産生威脅的少之又少。朝鮮號稱有近2萬門各式火炮,這些火炮一齊發射,瞬間“將首爾變成一片火海”。其實122毫米口徑以下的火炮都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其射程絕大部分達不到20千米,而最近的“三八線”非軍事區北側距首爾邊緣也有44千米。能對首爾産生實際威脅的,一是170毫米口徑的谷山大炮,有近百門,據説其射程40千米,發射底排彈,能增程至50千米;二是240毫米口徑的火箭炮,射程60-70千米;特別是近年不斷試驗的300毫米口徑上下的火箭彈,射程100多千米(也有200多千米的説法),精度和數量沒有比較準確的説法,恐怕還未形成實際戰鬥力。打擊距離數百千米的近程導彈是首爾的主要威脅,但數量不多,可部署的地點也有限,美韓戰場偵察系統和航空兵火力把主要注意力放到打擊近程導彈上來,其生存條件也不容樂觀。

  其次在地形上,朝方難以在有限地幅內和火炮有效射程內部署足夠的火炮。在首爾當面“三八線”40-50千米正面南北界河——臨津江向南突出部地幅內,靠東絕大部分是起伏不大的岡地。這樣的岡地,一是修築隱蔽的永備火炮掩體比較困難,特別是頂部被復的坑道式掩體。因為坑道式的發射掩體,不僅要建造火炮的射擊陣位,還要建造較長的坑道與其相通。這段坑道的作用:①在火炮不發射時,要退回坑道內,封閉發射口,保證火炮安全;②供人員進出和人員進駐陣地後的生活保障;③彈藥儲備,每門炮2-3個基數共約100多發炮彈,沒有足夠安全的彈藥庫,就無法發揮火炮連續打擊的威力。一門炮就需要這樣複雜的工程保障,而且要在韓軍眼皮子底下建成,再考慮有限的地幅,即使有這樣的永備陣地,也不會太多,建設過程想不被韓軍發現很難,發現就被定位。只要一開打,韓方都不用瞄準,裝上既定諸元,這些目標的生存力很低。譬如我沿海、金門、馬祖當面,雙方對峙幾十年,雙方的炮位互相都心知肚明。還有一些專家拿朝軍海岸炮兵陣地説事,但兩者不是一回事。二是火箭炮是不能進封閉掩體的,火箭彈發射的尾焰十分強大和灼熱,火箭炮車也需要較大的空間,坑道容納不了。火箭炮的露天發射及其進入陣位等一系列戰術技術動作,都在美韓方的空中、地面不間斷的監視之中。車載火箭炮自身也沒有什麼防護能力,很可能在進入陣地途中就被打掉了。各國軍隊的火箭炮部隊進入陣地都是一個薄弱環節。資訊化程度較低的火箭炮部隊,在炮彈出膛前的這一段時間更長,對方只要抓住這個時節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火箭炮部隊自身的生存都是問題。

  臨津江突出部靠西絕大部分是水網稻田地,這樣的地形不便部署炮兵部隊:①進入道路少,雨天泥濘;②火炮無法安放,總不能放到水田裏;③地形開闊,不便隱蔽;④構工困難,靠近沿海的稻田,地勢低窪,常年潴水,稍硬的表層下面都是淤泥,人踩在上面沒事,重裝壓上去立即沉陷,拖都拖不出來。要把炮兵部署在沿海稻田、鹽田,需要組織大量的工程保障;⑤火炮一旦進入陣地就很難短時撤出。朝方240毫米口徑以上的火箭炮似應部署在開城、金川、佳谷裏地域,距離首爾約70千米。這一片地幅較大,地形也比較複雜,部署幾十、上百門火箭炮沒有問題。問題是距離過遠,精度不夠,前方觀察所如果不設在韓國境內(或使用觀察無人機),難以準確打擊青瓦臺,戰前戰中只要美韓緊緊盯著這一地區,暴露在地面上的火箭炮很難生存。

  再次首爾在防炮上,應有週密的預案。朝韓雙方和專家學者在論述朝鮮炮擊首爾的問題上,都沒有論及首爾的防衛能力。筆者認為朝韓雙方是有意忽略這個問題。朝方忽略的原因是增大威懾效果,讓首爾老百姓感受“一片火海”的威脅。韓方忽略的原因是誤導和麻痹朝方,使朝方認為首爾經受不住朝方的炮兵打擊,當韓方出其不意打擊朝方時,置朝方的炮火反擊于無用之地。

  其實首爾是有能力經受朝鮮炮擊的。一是火炮打擊不像飛機轟炸。飛機炸彈一枚上百千克至上千千克,再加上鑽地彈、混凝土爆破彈等特殊彈種,殺傷效果可深入地下幾米、幾十米,一座中型建築物被命中一至幾枚就可能倒塌。而火箭彈密集炮擊可以殺傷有生力量,對地表人員和建築造成嚴重損傷,但對地面下的建築基本無能為力,如地鐵、建築物下面的“人防工程”、寬大的下水道、地下商場和過街通道等。舉一例。我東南沿海某大城市,每人平均人防工程近2平方米,只要防空警報響起,數百萬人瞬間即可進入地下。我不相信首爾長期生活在朝鮮火炮的威脅之下,會不修築有關防護工程。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