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中國向國際社會展示嶄新國家形象 獲世界重新認識

時間:2011-02-19 11: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2011年1月17日,一則60秒的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在紐約時報廣場戶外大螢幕播放。在接下來4周時間內,從每天早6點至淩晨2點的20小時內,這則宣傳片每小時播放15次,總計播放將近萬次。圖為紐約時報廣場宣傳片播放現場。中新社記者 孫宇挺 攝

  説到美國,可能會想到好萊塢影片和可口可樂;説起日本,眼前會浮現出相撲和動漫;談及法國,一定聯想到香水和葡萄酒;聊到巴西,不得不提熱烈的桑巴舞,激情的狂歡節,亦或是狂野的足球;對於正逐漸走向世界舞臺中心的中國,人們開始耳目一新。

  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文化已傳播到世界許多角落,一個和諧、穩定、繁榮的中國形象被越來越多外國人接受。在此背景下,孔子學院正以一種自信、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姿態對外傳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其迅速發展真實地反映出世界各國正日益關注中國。

  自2004年首家孔子學院誕生於韓國以來,已有96個國家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學院和300多個孔子課堂。目前,漢語學習熱已從周邊乃至亞太地區擴展至全球。一些西方大國不得不承認,與一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歷史悠久的中國打交道,學習漢語十分必要。西班牙《對外政策》雜誌評論認為,中國文化交流有利於推動中國人民同其他國家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開闢了不同文化之間平等對話的新渠道。

  “春節”風刮向各地

  俄羅斯漢學家馬斯洛夫曾説過,春節是中國傳遞給世界的一張傳統名片。近些年,我國的傳統佳節正引起眾多國家上至領導人下及尋常百姓的普遍重視。

  兔年來臨之際,奧巴馬發表聲明説,“在不同文化背景和信仰的人們歡度春節之際,讓我們舉家慶祝,盡享摯愛之人的陪伴。”英國首相卡梅倫不久前在賀辭中對在中國、英國以及全世界將要歡度中國農曆新年的人們致以最美好的祝福。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特意利用“澳大利亞日”和春節的相近性提醒公眾:華人已成為該國一個自豪的組成部分。

  今年春節元素在各地民間亦不斷顯現:巴黎街頭華人彩裝遊行引起10萬人矚目、紐約帝國大廈亮燈慶祝春節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惠靈頓“2011中國兔年春節”慶祝活動異彩紛呈、雪梨貝爾莫爾公園的農曆新年慶典極具西方風味、吉爾吉斯的比什凱克,清一色的當地中小學生用歌聲和舞蹈演繹了一回“吉式中國年”......“春節”風的背後,更多的是各國對中國地位的認可和一種文化的期待。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