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美國遺産稅起徵點升為500萬美元 稅率降低至35%

時間:2011-02-19 09:16   來源:解放網-解放日報

  

  本報記者 唐燁

  美國新遺産稅法案終於塵埃落定了按照新法律,在2011年,美國繳納遺産稅的起點提高到個人為500萬美元,夫妻為1000萬美元,稅率降低至35%。

  遺産稅一直是美國社會爭議比較大的一種聯邦稅。對於實行遺産稅,支援方認為,美國富人的許多財富實際上並沒有納稅,所以在財産轉移時繳稅是必要的,通過遺産稅的方式可以防止財富永遠集中在少數家族手中。而反對方則認為,遺産稅等於雙重課稅,掙錢時課稅,傳給後代時再次課稅。

  關於遺産稅存廢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但是遺産稅從起徵之日起,稅率的起起落落最終體現的還是黨派之間的利益爭奪。

  稅率起起落落

  富人也有富人的煩惱。稅率非常高的遺産稅可能就是很多美國富人的煩惱之一曾經辛苦打拼一世的萬貫家財在辭世時近一半要交給國家。

  始徵于1916年的美國遺産稅,針對的是不勞而獲的接代傳富行為,旨在平滑巨大財富世代沿襲帶來的社會問題。按照美國法律,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綠卡持有人)死亡時,不管他的遺産位於世界上哪個角落,其繼承人(除法定豁免的部分外)均要將遺産總額按照稅額交給美聯邦政府。

  多年來,遺産稅稅率一直起起落落

  1916年起徵點為5萬美元,最高稅率為10%,但1935年後,稅率開始走高。1935年,起徵點下降到4萬美元,稅率卻上升到70%。當年,美國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去世,他的遺産繼承人交付了70%的所繼承的遺産,也就是説洛克菲勒一生所辛辛苦苦打拼下來的資本只能留給子孫30%。從1942年至1976年這三十多年間,遺産稅徵收的起點一直不高,僅為6萬美元,但遺産稅最高稅率卻達到77%。2001年以後,遺産稅徵收起點每年開始大幅提高,而遺産稅最高稅率則逐年下降。2001年,小布希曾通過了一個遺産稅減免法案。根據美國國會2001年通過的 《經濟增長與稅收救濟協調法》,遺産稅的豁免額從2001年的67.5萬美元逐年遞增到2009年的350萬美元;稅率則從55%降低至45%。該法案還規定,如果在2009年之前沒有出臺新的法案,遺産稅于2011年恢復徵收。這也造成了2010年的美國遺産稅被開了“天窗”,即在這一年去世的富人後代不需要繳稅。

  不過,美國新遺産稅法案讓富人壓在心頭的一塊石頭落地了。因為新法律規定的起徵點比預期提高了5倍,稅率降低了20%。

  存廢之爭

  遺産稅是美國社會爭議比較大的一種聯邦稅,對遺産稅存廢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過。

  支援實行遺産稅者認為,遺産稅本身是一項經濟民主的制度,是國家通過對於富人遺産的徵收,在代際接替之間實現平等,並用這些稅款來對社會弱勢群體進行補助,實現社會整體效益,同時遺産稅能給美國帶來每年幾百億美元的稅收,有助於減少聯邦的預算赤字。

  反對方則認為,遺産稅等於雙重課稅,掙錢時課稅,傳給後代時再次課稅,對富人不公平,而且有損於富人將財富傳給下一代,阻礙了積蓄和投資,影響了經濟效率。他們舉例説,近年來,由於各國政府對遺産處理的財稅政策不同,遺産稅對美國商業投資環境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比如不利於吸引私人資本、富人將財富轉移到國外以至富人為逃稅而改變國籍等。

  富豪們對遺産稅的態度也截然不同。

  按理説,如果廢止遺産稅,收益最大的就是美國巨富們。但一些巨富比普通老百姓還要支援保留遺産稅。巨富洛克菲勒曾説過,他從不希望自己的子孫成為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富裕垃圾”。美國對衝基金億萬富翁羅伯遜、美國財政部前部長魯賓和迪士尼女繼承人迪士尼去年曾敦促議會重新恢復徵收遺産重稅。他們意見一致,希望富人們繳納遺産稅。魯賓認為,不徵稅就將財富傳給後代是與美國經濟活力 “背道而馳”的行為。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不勞而獲。在“經濟公平聯合會”的倡導下,富豪們還簽署了一份“呼籲保留遺産稅”的倡議書,其中包括微軟聯合創始人蓋茨的父親老蓋茨和美國先鋒集團創始人博格爾。除了這些超級巨富,一些白手起家的小企業主也贊成保留遺産稅。他們表示,取消遺産稅將使美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大幅減少,進而影響到政府對社會保障、教育等公共領域的投入。

  也有富豪極力反對 “向我收稅”。家族企業學院就正在四處遊説呼籲永久取消遺産稅,並從許諾支援這一活動的候選人處收集簽名。富豪榜上有的上榜人已明確表示支援,其中包括億萬富翁哈爾波特家族。

  政治博弈的結果

  儘管對遺産稅存廢的爭論沒有停止過,但遺産稅從起徵之日起,稅率的起起落落最終體現的還是黨派之間的利益爭奪。比如最新出臺的新遺産稅法案就是民主黨和共和黨博弈的結果。

  美國媒體評論,新遺産稅法案是奧巴馬送給富人們的大禮。布魯金斯研究所稅賦政策中心估算,按照新稅法,未來十年,將使美國減少2760億美元的稅收。

  歷屆美國總統都會將稅收政策的重大調整看成任期內的重要工作。只是兩黨的黨派差異明顯,尤其是對富人的稅收政策上,民主黨一般會增稅,而共和黨則會減稅。如代表共和黨的裏根上任之初即大幅削減個人所得稅稅率以及公司所得稅實際稅率。這兩項措施均帶給高收入家庭巨大的利益。代表民主黨的克林頓就任後則提高了最富裕人群的所得稅率,又取消了聯邦理療保險工薪稅的上限。來自共和黨的小布希則于2001年和2003年兩度減稅。第一次減稅大幅降低了所得稅最高稅率,並逐步取消了僅由富人承擔的房地産遺産稅;第二次則削減了股息稅與資本增值稅,也主要讓收入最高的美國人獲益。

  按理説,來自民主黨的奧巴馬應該給富人增稅,但新出臺的遺産稅稅率卻比此前預計的要低很多,起徵點也提高了5倍。經濟學家認為,這是黨派之間政治利益博弈的結果,也是奧巴馬為促進美國經濟復蘇作出的讓步。

  下屆總統大選雖是明年11月,但黨內初選從年底就會開始,選民從那時起,就會給奧巴馬的政績打分,其中最能搶分的因素就是經濟復蘇。奧巴馬日前推動了為中産階級減稅計劃,並計劃將減稅政策延長至少兩年,等於啟動一輪經濟刺激方案。因此,為了換取在國會的共和黨人的支援,奧巴馬不得不在針對富人的遺産稅上讓步。作者:唐燁 (來源:解放日報)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