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專家解析北約戰略新概念 稱尋找今後10年假想敵

時間:2010-12-13 14:26   來源:半月談

  11月19日,在葡萄牙首都裏斯本,美國總統奧巴馬(右)與英國首相卡梅倫(左)出席北約峰會首日會議時握手。新華社記者武巍攝。

  北約28國領導人11月19至20日在葡萄牙首都裏斯本舉行首腦會議,通過了北約戰略新概念,並就在歐洲建立導彈防禦系統和向阿富汗政府移交防務等問題達成協定。其間,北約—俄羅斯理事會舉行峰會,討論雙方建立“真正的戰略夥伴關係”以及俄參加歐洲反導合作問題。這次北約峰會被認為是北約歷史上一次最重要的會議,關係到北約未來前途和發展走向。

  剛剛出臺的“積極參與現代防禦”的戰略新概念,是冷戰結束後北約制定的第三份戰略文件,也是未來10年北約在全球的行動綱領。“新概念”通過對國際安全環境變化進行分析,提出北約面臨的“新威脅、新挑戰”,為北約全球軍事干預尋找理論依據。這標誌著北約的性質已經發生變化,從一個防禦性的地區政治軍事組織演變為富有進攻性的全球軍事集團。

  尋找假想敵 確定新使命

  北約戰略新概念其實就是北約戰略思維的概括,它通過應對國際安全環境變化,尋找北約今後10年在全球的“假想敵”,確定北約的“新使命”,試圖以對外軍事干涉充當“全球憲兵”。

  戰略新概念是在前兩個戰略概念基礎上,對北約原有理論和實踐的繼承和發展。冷戰剛結束的1991年11月,北約在羅馬制定戰略概念,提出了在歐洲地區預防衝突、處理危機和解決地區衝突為主的“全方位危機反應戰略”,鞏固冷戰的“勝利成果”,通過北約東擴和建立和平夥伴關係等行動擴張勢力範圍,建立起了北約主導的歐洲安全體系。1999年4月在華盛頓出臺新戰略概念時,正值北約發動科索沃戰爭,北約自己的“新使命”擴展到防區外地區衝突的干預,包括干預“人道主義危機”、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使北約“集體防禦”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在這兩個戰略概念的指導下,北約的軍事行動實現了兩大突破:一是採取主動進攻方式,介入波黑戰爭、發動科索沃戰爭,突破了在北約境內防禦的禁忌;二是通過參與阿富汗戰爭,派北約軍隊培訓伊拉克軍警,派軍艦到索馬利亞海域打擊海盜等“遠征作戰”行動,突破了北約作為歐洲—大西洋地區軍事組織的行動範圍,把干涉範圍擴大到中東、非洲和南亞地區。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