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美中期選舉民主共和“分治” 對中美關係影響有限

時間:2010-11-12 14:38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未來奧巴馬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國內經濟問題上。中期選舉對於美國外交與安全政策的影響相對有限

  11月2日,美國如期進行了國會中期選舉。共和黨人奪回了眾議院的掌控權,而民主黨人勉強保住了參議院的多數席位,從而出現了國會“兩院分治”的局面。這場選舉將給未來美國內外政策的走向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民主黨輸在意料之中

  今年國會中期選舉的結果,並沒有出乎人們的預料。無論是此前多項民意調查的結果,還是相關專家的預測,都是民主黨人將失去眾議院的主控權,在參議院也會丟失一些席位。事實上,民主黨人對於競選失利也作好了心理準備,並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力保參議院多數席位上。

  民主黨在這次中期選舉中失利的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目前美國經濟狀況不佳,失業率居高不下,選民對於現狀極為不滿。這是民主黨競選失利的根本原因。國會中期選舉往往被視為民眾對於總統政績的考評。儘管美國經濟在2009年的第二、三季度已至谷底,復蘇之路卻頗為艱難。時至今日,美國經濟復蘇緩慢,投資者信心不足,失業率高達9.6%左右,以至於有人擔心美國經濟會二次探底。儘管奧巴馬接手的是布希留下的爛攤子,但由於白宮和國會都是被民主黨人所把控,那麼自然要承擔這一責任。奧巴馬是打著變革的旗幟入主白宮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由滿懷希望變成了失望,對於奧巴馬的支援率大幅下降,甚至開始質疑奧巴馬的領導能力。

  其次,奧巴馬強力推進政府干預的政策,多少偏離了美國傳統的自由主義理念,引發了美國社會中右翼人士的反彈。秉承“大政府”的理念,注重社會公平,奧巴馬推行的政府強力干預經濟、強化華爾街金融監管和醫療改革等舉措,是在特定的背景下推出的,但被不少選民解讀為過於照顧下層民眾,而中産階級和富人的利益沒有得到應有的維護,從而使得民主黨失去了這些選民特別是中間獨立選民的支援。不少人對於美國的大方向感到擔憂,希望有所改變。選舉日當天的民調顯示,多達62%的投票選民認為美國行駛在錯誤的道路上。而經濟的緩慢復蘇更是強化了這種傾向,並將矛頭指向了民主黨人。茶黨的出現,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出現的一種社會運動,體現了右翼共和黨人對於奧巴馬新政的強烈抵觸情緒。

  再有,傳統上美國選民樂見白宮和國會之間相互制衡格局的出現。這在選民求變心態強烈的情況下更是如此。由於美國國會的表現不佳,選民對於國會的支援率很低,只有11%。回顧歷史,美國過去12次中期選舉中有10次是總統所在黨派丟掉國會多數黨席位。而據眾院官方歷史學家博弈特勒的統計,歷次中期選舉執政黨幾乎都會喪失部分眾院議席。在過去百年中,只有1934年和2002年兩次例外。

  奧巴馬施政將面臨更多阻力

  奧巴馬未來兩年的執政將更為困難,在很多政策議題上需要共和黨人的合作。然而,強調政府干預、注重社會公平的民主黨人和主張小政府、主張減稅的共和黨人之間在很多問題上是有分歧的,共和黨人則採取了不合作的態度。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甚至公開表示,未來兩年共和黨的工作重心就是“確保奧巴馬無法連任”。中期選舉後,共和黨人無疑會更大程度地牽制奧巴馬的施政,甚至不排除兩黨展開拉鋸戰,使得國會政治陷入僵局。

  由於眾議院在財政、撥款和稅收等政策上具有舉足輕重的發言權,而共和、民主兩黨的理念又有較大差異,因此奧巴馬的經濟政策將受到更大的牽制。時至今日,人們還記得1995年共和黨人控制的國會與克林頓總統的行政部門之間在政府撥款問題上的拉鋸戰。由於久拖不決,一度導致一些政府部門被迫關門大吉。稅收和減少財政赤字是相互關聯的,但兩黨對如何減少財政赤字有著不同的看法。布希時期的大規模減稅政策將在今年年底到期,共和黨希望延長這一政策,而民主黨方面則不願意給最富有的階層減稅。奧巴馬在2008年的大選中承諾將給中下層減稅,而對富人提高徵稅。面對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奧巴馬想在稅收上有所舉動將會非常困難。

  在醫保改革政策的落實上,共和黨人也會通過撥款等手段來進行阻撓。共和黨方面早早就表態,如果取得國會多數席位,將採取措施阻撓民主黨落實醫療保險改革等舉措。即將出任眾議院議長的博納明確表示將竭盡全力推翻醫保改革。在中期選舉獲勝後,他表示共和黨人願意和奧巴馬合作,但前提是奧巴馬願意改變自己政策的方向。

  在環境保護和氣候變暖的問題上,奧巴馬將會遭遇更大的阻力。美國國內在環保減排的問題上至今沒有達成共識。總體來看,民主黨人對環保減排更積極一些,相對更重視在這一問題上的國際合作,但共和黨人則持反對的態度。共和黨和大工商階層的關係更為密切,而工商階層特別是大企業極力反對提高減排的要求。在他們看來,強化減排就會使得企業的生産成本提高,削弱美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這種反對聲音在美國經濟不佳的情況下更為強烈。鋻於美國國內在氣候變暖問題上都難以達成共識,國際社會也很難想像美國能夠作出具有實質性意義的減排承諾。

  相比之下,這次選舉對於美國外交與安全政策的影響相對有限,但國會山權力的變遷多少會影響到奧巴馬對外戰略的推進。共和黨人講究實力原則,注重國家安全,相對輕視國際合作,不願承擔更多的國際義務。因此,除了在氣候變暖問題上態度消極之外,共和黨人在削減核武器、導彈防禦體系以及反恐等問題上立場更為強硬,對中俄也抱有更大的戒心。他們對奧巴馬提出的“無核世界”理念嗤之以鼻,嘲笑他“過於幼稚”和理想化。儘管美俄新核裁軍條約有可能獲得參議院的批准,但奧巴馬有意推動參議院批准《全面禁止核子試驗條約》,則會遭到共和黨人的強力阻擊。

  奧巴馬上臺以來推行的政策明顯偏左,有意迎合左派選民的要求。儘管共和黨普遍持反對態度,但民主黨人沒有任何妥協的跡象,加劇了共和黨人的對立情緒。可以想像,在共和黨人贏得中期選舉的勝利後,民主黨人已不太可能像前兩年那樣氣勢逼人。在這種情況下,奧巴馬帶有建設性意義的抉擇就是:其內外政策特別是國內政策趨於溫和,向中間靠,以便贏得中間選民和共和黨陣營中溫和派的支援。為了使得自己的政策議程能夠贏得國會的支援,未來奧巴馬政府必須加大遊説力度,謀求跨黨派合作,以便達成妥協。

  從2008年選民支援奧巴馬到這次選舉用腳投票給民主黨人,人們能夠感覺到美國選民的務實性:在目前美國經濟狀況不好的情況下,誰能解決問題,就讓誰上,否則就換人。有鋻於此,共和黨人在阻撓奧巴馬的議程時,也必須小心行事。如果一味進行阻撓,則很可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進而在2012年的大選中付出代價。此前,民主黨人掌控白宮和國會兩院,因此必須為美國經濟的持續低迷和高失業率承擔責任。但未來如果共和黨人走到另一個極端,不僅會引發選民的不滿,而且會激發起民主黨陣營的反彈,使得大量不滿的中下層選民在下一次大選中出來投票,那樣對共和黨人同樣是很不利的。

  經過此次選舉,相信包括奧巴馬本人在內都意識到,如果未來美國經濟不見好轉,失業率居高不下,那麼奧巴馬2012年的連任之路將異常艱難。因此,人們確信未來奧巴馬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國內經濟問題上。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