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奧巴馬金融新政“推土機”逼近華爾街

時間:2010-05-16 09:29   來源:新華網

  對美國總統奧巴馬來説,在攻下醫療改革這座堡壘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金融監管改革了。這次改革被認為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美國金融體系最大膽也是最徹底的一次改革。如果改革成功,美國金融監管體系將被全面重塑,此舉也勢必會對世界經濟和金融體系帶來深遠影響。

  五道防線兩大支柱

  奧巴馬監管“新政”分為對機構監管、對市場監管、消費者保護、危機應對以及國際合作“五道防線”。但縱觀這項被一些美國官員稱為“推土機式”的改革,其最核心部分則有兩個:一是將美聯儲打造成“超級監管者”,全面加強對大金融機構的監管;二是設立新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賦予其超越目前監管機構的權力。

  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一個最富有爭議性的問題,就是政府不得不花費鉅資救助美國國際集團、房利美、房地美等“大得不能倒”的金融巨無霸。其中的原理,就是這些企業一旦垮臺,將會重創整個美國經濟,但政府拿納稅人錢救助華爾街,也隨即帶來各種道德風險和隱患。

  為解決這一難題,“新政”將賦予美聯儲更大的權力,使其能對所有大金融機構進行“更嚴格、更持續”的監管。美國將成立包括財政部領導的金融服務委員會,為美聯儲出謀劃策。也就是説,美聯儲將完成由央行到“金融監管超級警察”的跨越,成為美國金融監管的最主要防線。

  當前金融危機一個直接肇因,就是房地産市場泡沫破滅而引發的次貸危機,這直接牽涉金融機構過度放貸的問題。奧巴馬政府認為,正是缺乏對消費者的保護,導致消費者舉貸了無力承擔的按揭貸款,購買了不適合他們的金融産品,這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加劇了金融危機。

  破解這一難題的要領,就是將目前散于美聯儲、證券交易委員會、聯邦貿易委員會等機構手中的監管職權,統一集中到新成立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避免政出多門而效果不彰。

  五道防線、兩大支柱,用奧巴馬的話説,這是在當前“困難時刻”的必然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徹底重塑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後成型的美國金融體系,使之“從速度、廣度和複雜度”方面適應當前21世紀的國際經濟。

  面臨內外重重阻力

  奧巴馬的改革方案雄心勃勃,但也面臨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在美聯儲的“超級警察”角色問題上。一些美國議員就認為,身為央行的美聯儲在經濟金融領域的權力已經太大,現在又賦予其更大監管權,這種“押寶式”做法看似加強了監管,實則製造了更大的系統性風險。

  在設立新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問題上,大多數消費者予以歡迎,但許多金融企業則明確表示反對。在它們看來,改革將限制美國金融企業的盈利空間,使其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尤其是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這種限制行為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金融危機。

  此外,改革讓美國原先眾多監管機構權力出現消長,一些利益受損機構則心存怨言。比如,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就認為,不應剝奪美聯儲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職權。而其他機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等,則對美聯儲大權獨攬憤憤不平,認為這影響了它們的監管職權。

  目前改革的最大阻力,則是來自作為被監管對象的華爾街,以及作為在野黨的共和黨。為阻止不利於自己的法案通過,據統計,華爾街的院外團體已為此花費300多萬美元,用於影響國會立法、減輕監管力度。奧巴馬就坦陳,許多金融機構反對這一改革,並通過各種手段向政府施加壓力。

  華爾街的同盟是共和黨。共和黨儘管也支援改革,但卻批評民主黨的方案給予政府和美聯儲的權力過大,不能有效阻止類似危機再次發生。共和黨有自身的謀劃,奧巴馬剛拿下醫療改革方案,如果在金融監管方面再下一城,一敗再敗的共和黨在隨後的中期選舉中將可能面臨慘敗命運,因此以各種理由拖住民主黨,也就成了共和黨試圖制勝的一個法寶。

  對民主黨來説,目前有一大優勢,那就是民意普遍支援加強金融監管。為加大民意支援度,奧巴馬政府近來雙管齊下,一方面,以“欺詐門”為突破口,對華爾街第一投行高盛開刀;此外在G20會議上,美國主張對銀行徵稅,這被視為奧巴馬試圖通過建立國際統一戰線來逼華爾街就範。

  按照目前的立法進程,眾議院已通過相關金融監管改革立法,在關鍵的參議院表決中,由於共和黨佔據了41席的“關鍵性少數”,因此民主黨要必須從共和黨中再取得一票。民主黨目前的策略有兩個,一是通過不斷的程式性投票,以輿論壓力迫使共和黨內部最終分化;另一則可能在一些條款上向共和黨讓步,誘使共和黨最終對法案放行。因此,金融監管改革方案通過將是大概率事件。

  影響世界金融規則

  美國是這次金融危機的發源地。對世界而言,美國金融監管體系存在的種種漏洞,讓世界其他國家深受其害;美國現在亡羊補牢、全面加強監管,自然是一個值得歡迎的舉動。

  更應引起注意的是,作為世界金融規則的一個主要制定者,美國金融監管“新政”勢必又會使既有規則發生嬗變,比如其提高資本金標準、加強對對衝基金監管、徵收銀行危機稅款監管,等等,都將會對世界相關金融領域帶來深遠影響。

  對於某些加強監管措施可能導致的美國金融人才和業務外流以及金融競爭力下降,美國政府顯然也不可能坐視不管,其必然會施壓其他國家金融中心採取美國式的改革。作為金融監管“新政”的一項重要內容,奧巴馬政府就明確表示,將努力和其他國家協調,確保相關金融監管政策的一致性。

  美國的金融監管改革還在推進中,部分改革條款還處於各方利益的博弈中。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在華爾街與華盛頓是利益共同體的政經架構下,鬥而不破符合各自的利益。因此,不管是高盛的“欺詐門”還是金融監管改革的博弈,最終都會在各方讓步中結束。美國金融監管會有所加強,但華爾街的部分利益也將得到保全。但如果指望該法案能“一管就靈”,能就此遏制住華爾街的貪婪、徹底杜絕金融危機的爆發,那不過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記者 劉洪)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編輯:王賽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