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亞努科維奇任後面臨三大挑戰 橙色革命難再現

時間:2010-02-09 14: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9日電 烏克蘭中央選舉委員會8日晚間公佈的對99%大選計票結果顯示,反對派地區黨領導人亞努科維奇獲得48.69%的選票,領先現任女總理季莫申科的45.73%近3個百分點,以微弱優勢在大選第二輪投票中“險勝”。

  季莫申科或力保總理職位

  雖然烏克蘭中央選舉委員會成員奧辛多夫斯基表示,全部計票結果最早將在當地時間9日晚間揭曉。但該委員會一位成員表示:“優勝者不可能改變了。兩人的差距只可能擴大。”

  目前,季莫申科尚未承認落敗。稍早前還曾表示在最終結果出來前不會下結論,其選舉團隊更稱選舉出現“大規模舞弊”現象。

  歐安組織議會大會派出的觀察員代表團負責人索阿列什在基輔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烏克蘭總統大選符合“民主標準”。他指出,大選期間候選人的宣傳是透明的,希望烏大選之後的權力交接“透明並具有建設性”。

  有評論認為,季莫申科雖然落敗,但民眾基礎雄厚,亞努科維奇未必能將她趕出權力核心。烏克蘭全球戰略研究所所長瓦季姆卡拉肖夫也認為,亞努科維奇與季莫申科的得票率差距實在太小,還不足以將這些數值轉換為“真正的政治與選舉勝利”。

  他在俄新社組織的“莫斯科—基輔”視頻連線上説:“季莫申科輸掉了選舉,但她並沒有失敗。”他表示,季莫申科極有可能以大選爭議與不承認其結果相要挾,以使亞努科維奇為她保留總理的位置。

  烏克蘭政治緊張將延續

  不過,在一番你死我活的競爭後,亞努科維奇已明確表示不會與季莫申科結盟。

  分析指出,假如亞努科維奇拒絕與季莫申科合作,他可能發動國會不信任投票罷免季莫申科,組建自己的新班子,或提早舉行國會大選。季莫申科則可能以兩人得票接近為由,要求法院裁定選舉結果無效。

  為了獲得絕對的優勢,避免潛在衝突,分析認為亞努科維奇將需要在議會擁有明顯多數。這需要現任總理尤先科的“我們的烏克蘭”聯盟中部分成員的支援。一旦失敗,他將解散議會,宣佈中期選舉,這將推遲烏克蘭政局穩定的時間。

  因此,路透社等媒體認為,烏克蘭的政治緊張不大可能迅速結束。

  “橙色革命”難再現

  季莫申科在選舉中曾表示,如果失敗,將再次發動“橙色革命”推翻結果。不過各方分析認為她不會這樣做。首先,此次烏克蘭大選得到了包括歐洲在內的國際觀察團的認可,他們認為選舉符合標準且公正透明。其次,由於5年來“橙色陣營”的欠佳表現,民眾對現政權早已失去信心,季莫申科要想通過“橙色革命”的方式來顛覆選舉結果有很大難度。

  季莫申科2004年與尤先科聯手發動“橙色革命”,但二人上臺後關係迅速惡化,爭鬥不休,國家政局動蕩,經濟衰退。在金融危機中,烏克蘭遭受重創,貨幣貶值,人民儲蓄一半打了水漂。2009年,烏克蘭GDP降幅超過14%。

  俄羅斯媒體稱,“顏色革命”已經消失,烏克蘭民眾已經對“空頭支票”感到厭倦。路透社等媒體認為,季莫申科在最近的電視講話中,並沒有再重復將發動示威的言辭,説明她意識到在深重的經濟危機之中,烏克蘭人已不想再看到“橙色革命”重演。

  烏克蘭將走平衡路線

  亞努科維奇在競選中強調振興經濟,增加工作崗位和提高工資福利水準,並承諾進行司法改革和對小企業免稅。他還強調實行平衡、互利和友好的外交方針。但是,對於當前經濟疲軟、政壇紛爭不斷的烏克蘭,他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首先是儘快完成對烏克蘭權力分配的重新洗牌。近年來,烏克蘭各派系政治力量矛盾尖銳,大選之後,圍繞新的權力分配,各派將展開新一輪博弈,如何理順總統、政府和議會三者關係,是首要的政治任務。其次,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使烏克蘭儘快擺脫經濟危機並走上復興之路。還有就是平衡同俄羅斯及美國等西方國家之間的關係。

  烏克蘭大選之所以引起全球廣泛關注,最後這一點是主要原因。烏地處俄羅斯與西方陣營之間,是雙方都在積極爭取的對象。分析指出:在首輪總統選舉中,現任總統尤先科極低的得票率已經表明,大多數烏克蘭人並不認同他一味與北約、歐盟發展關係而疏遠和冷淡俄羅斯的政策。但烏克蘭歷史上長期被俄羅斯統治,這使不少烏克蘭人對俄羅斯懷有深刻的不信任。因此,無論親西方的季莫申科還是親俄羅斯的亞努科維奇,在上任後都會採取更加平衡的外交政策。

  分析認為,亞努科維奇當選後,亞努科維奇很可能放慢甚至暫時擱置加入北約,但仍會與北約維持正常關係。同時,烏克蘭與俄羅斯會走得更近一些,但不會以犧牲烏克蘭國家利益為代價,也不會走得太近。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