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巴西專欄作家批評英美媒體鼓吹由外國接管海地

時間:2010-02-05 13:3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裏約熱內盧2月4日電 (記者楊立民)巴西專欄作家保羅小巴蒂斯塔4日在巴《聖保羅報》上發表文章,批評英美媒體無視海地合法政府的存在,鼓吹由外國接管海地,把海地重新變為殖民地。

  在題為《幫助還是再殖民化?》的評論中,小巴蒂斯塔説,地震災難使海地政府和各級機關受到重創,一些人因此斷言海地出現“權力真空”,並且迫不及待地企圖填補這個所謂的“權力真空”。英美主流媒體近來刊登了不少文章,製造海地已經無法管理自己國家的輿論。

  小巴蒂斯塔説,美國《紐約時報》在一篇報道中,引用美國和聯合國官員的私下評論,稱海地總統已經無力控制局面,把普雷瓦爾總統描繪成一個“疲憊不堪”、“不知所措”的人。而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則在一篇社論中武斷地宣稱海地政府已經沒有能力重建國家,並建議成立一個“擁有廣泛權力的臨時權力機構應對(這一局面)”。根據這家雜誌的建議,臨時權力機構應在聯合國或由美國、加拿大、歐盟和巴西組成的特別小組的支援下成立,由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領導這個外國臨時政府。

  小巴蒂斯塔説,這些媒體似乎忘了,海地擁有自己的民選政府,這一政府理應受到尊重。海地需要的是援助,不是軍事佔領,更不是由外國接管。

  今年54歲的小巴蒂斯塔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董事,在該組織內擔任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蓋亞那、海地、巴拿馬、多明尼加、蘇利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9個國家的代表。他每週四在《聖保羅報》發表專欄文章,地震發生前兩個月曾訪問過海地。

  海地獨立前曾先後為西班牙和法國的殖民地。1804年1月1日海地宣告獨立,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第一個宣佈獨立的國家。1915年至1934年被美國佔領。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