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佈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救助政策問題多 美國百姓看不懂

時間:2009-05-11 09:56   來源:新華網

  2009年5月8日 美國4月份就業崗位減幅縮小但失業率繼續上升 5月8日,在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設立的擇業資訊中心內,求職者通過網路瀏覽就業信心、填寫求職簡歷。當日,美國勞工部公佈數據顯示,美國非農業部門就業崗位4月份減少53.9萬個,是過去6個月來的最小幅度,但失業率從3月份的8.5%升至8.9%,為1983年年底以來的最高點。 新華社記者申宏攝

  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美國人紛紛尋求政府援助,很多人還是生平第一次這樣做。不過地域差別、制度缺陷、多頭管理、官僚主義等問題將大批需要幫助的人望洋興嘆。

   《紐約時報》説,現在美國的情況是:不幸的境地與晦澀的規定撞到一起。

  地域差別大

  《紐約時報》10日報道,經過逐州調查後發現,各州在6項政府社會救助項目執行情況上差別不小。

  在加利福尼亞州,具備領取食品券資格的人中,只有50%得到這項援助。相比之下,密蘇裏州發放比例達98%。南達科他州19%的失業者領到失業救濟金,而在愛達荷州,這一比例是67%。

  如果一名失業者在銀行裏存入2000美元遣散費,他可以在南卡羅來納州申領食品券,同樣情況在北卡羅來納州卻行不通。

  在一些工會勢力強大的州,比如新澤西、賓夕法尼亞和威斯康星,失業救濟金髮放的覆蓋範圍會更大一些。

  不僅政策執行範圍存在差異,同一項目中的具體規定也相去甚遠。比如夏威夷規定失業救濟金為每週平均416美元,而密西西比州則是190美元。

  調查發現,一個州可能在某一項計劃執行情況上能擠進前10名,但在另一個項目上卻可排名最後10位。像這樣的州有15個。

  哈佛大學政治學學者西達斯科奇波爾説:“這套為幫助困境中的美國人而設的制度很不完善,讓每一個人都看不懂。”

  政策問題多

  報道認為,政策制訂方面也存在問題。一個援助項目中的某些規定到了另一個項目裏就失效,甚至同一項目中存在相互抵觸的規定。

  康涅狄格州的埃麗卡涅韋斯原本依靠福利金生活。後來她找到一份每小時掙8美元的工作。政府在過渡期內繼續發給她福利金,還提供育兒補助。不過,當涅韋斯失去工作後,雖然能領失業救濟金,但數目只有工作收入的一半,而且連福利金和育兒補助也沒了。

  “差不多可以説,失業就失去了一切,”涅韋斯説。

  住在馬薩諸塞州的朱厄爾弗倫希—阿倫也遇到倒楣情況。作為一名35歲的高危孕婦,她辭去年收入4萬美元的工作,準備靠失業救濟金安心生孩子。但她的申請被拒。根據本州法律,她是主動辭職,所以不能領取失業救濟金。弗倫希—阿倫隨後找到一份工作,但收入低很多,而且不久又失業。

  雖然州政府給了她第二次機會申領失業救濟金,卻再次認定她沒有資格,理由是第二份工作收入比第一次失業後可能拿到的救濟金少。

  再次被拒兩天后,她生下一個體重不到1公斤的早産兒。

  弗倫希—阿倫嘆息道,如果有失業救濟,自己就不會早産。“當你沒有足夠收入時,會受到難以想像的壓力。”

  執行差錯盛

  密西西比州的貝弗利約翰遜因為官僚主義吃了苦頭。約翰遜現年60歲,原本在科希丘什科縣一所聖經學校擔任圖書管理員。失業後,由於學校免交失業稅,所以她無法領取失業救濟金。

  當約翰遜希望得到食品券時,卻被告知,由於她參加了個人退休賬戶計劃,且戶頭中的金額超過3000美元,所以不能領取食品券。官員對她説,如果她參加的是401(K)退休金計劃則可能有資格。

  約翰遜上網調查後發現,國會2008年10月就修改相關法律,她已經有權得到食品券。

  不過,從聯邦官員到州縣官員都堅持認為她不夠資格。在一個維權組織幫助下,約翰遜終於發現問題根源。這些官員的依據是農業部網站上的錯誤資訊。

  “這些食品券可能只值320美元,卻花了我整整一個月時間。”

  與她的經歷相反,特蕾西沃克本卻陰差陽錯獲得“免費午餐”。

  在上了7年夜班後,43歲的沃克從巴爾的摩市一家化粧品公司下崗,並且失去健康保險。由於受高血壓和頭痛折磨,沃克試圖申請醫療補助,但因她的失業救濟金過高被拒。“我當時就坐在那裏哭了起來,”沃克説。

  不過,她沒有想到的是,雖然她沒有資格申請食品券,工作人員卻回頭幫她辦妥了,每月等值180美元,省下的錢剛好夠她買降壓藥。“這讓我哭得更厲害了,”沃克説。

  沃克上月找到新工作,在一個專門幫人申請醫療補助的非贏利組織擔任諮詢專家。這份工作的好處之一就是提供健康保險。

  制度有缺陷

  《紐約時報》説,與同等國家相比,美國的社會政策從來都是臨時措施,甚至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大蕭條時期實施的新政也是一片混亂,比如社會保障措施開始竟然遺漏了大約40%的就業人員。

  現在,政府的各種援助計劃多頭管理。衛生和公眾服務部管社會福利和醫療補助、農業部管食品券、住房和城市發展部負責房租補貼、勞工部掌管失業保險、財政部管稅收減免。

  報道説,即使政府的救援計劃涉及數千億美元,覆蓋幾千萬美國人,但仍不能做到皆大歡喜。自由派人士認為,美國的保障措施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不夠大方,而且過於遷就地方政府;保守派則嫌太複雜,而且花錢太多,以致可能造就大批懶漢。(惠曉霜)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