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
  
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布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字號:
美國爆炸航天飛機宇航員太空日記重見天日

  時間:2008-10-05 14:31    來源:重慶晚報     
 
 

  歷經爆炸日曬雨淋 1年修復4年破譯  

  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返回地球著陸前突然爆炸,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其中包括以色列首位宇航員伊蘭·雷蒙。伊蘭隨身攜帶的一本日記本在經歷了高空爆炸、露天暴曬和風吹雨淋後,居然于事故發生後2個月被人在農田發現。以色列警方歷經1年修復和4年破譯後方才辨認出其80%的內容。10月4日,以色列博物館首次將該日記本中的2頁公開展出。

  太空堅持寫日記

  伊蘭·雷蒙遇難時年僅48歲,曾是一名戰鬥機飛行員,1997年被以色列作為宇航員派往美國休斯敦接受航天飛機的相關培訓。2003年1月16日,作為“哥倫比亞”號的7名宇航員之一,伊蘭開始其首次太空之旅。空難發生後,以色列舉國悲哀。

  伊蘭·雷蒙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即使在太空期間,他也不忘攜帶著日記本,寫下遠離地球的非凡經歷。其中既有技術提綱,也有他在太空的生活體驗以及對妻兒的思念。所有跡象表明,他對後來的空難毫無預知。

  農田驚現37頁“天書”

  “哥倫比亞”號失事大約2個月後,得克薩斯州帕勒斯坦鎮外的一名農夫在農田里發現了一個燒焦的日記本。後經當地警方鑒定,日記本的主人正是伊蘭·雷蒙。在經歷了高空爆炸、露天暴曬和風吹雨淋後,日記本中的37頁竟然基本完好。

  由于日記上的內容都是用希伯來語寫成,並且一些日記的頁面上滿是焚燒的小洞,當時沒有人能夠破譯這本“天書”。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隨後將日記本交給了雷蒙的遺孀羅娜。為修復這本“死亡日記”,羅娜不得不求助以色列博物館和警方。

  1年修復4年破譯

  警方科研人員耗時大約1年完成修復後,又花費4年多時間辨讀日記,直到現在已認出大約80%的內容。據悉,伊蘭幸存的日記全部用黑色墨水和鉛筆寫就,記錄了他全部16天太空生活的前6天內容。伊蘭在最後一頁(第6天)的日記中這樣寫道:“今天是我真正感覺自己生活在太空的第一天。我終于成為了一個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的人。”(朗天)

 
編輯:張攀    
 
相關新聞
·華爾街遭遇反對救市者       ·美國會眾議院否決布什政府金融救援方案      
·美國國會解除已維持27年的近海石油開採禁令       ·賴斯:擺脫金融危機後美將更強大 否認政府缺錢      
·布什:“救市”計劃隨存爭議但仍將得到國會批準       ·美國在聯大“挨批”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相關視頻
新華新聞 | 新華臺灣 | 新華福建頻道 | 人民海峽兩岸 | 中新臺灣新聞 | 央視臺港澳頻道 | 光明網 |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 | 海峽新聞網 | 閩海網 | 環球網 | 刺桐之聲 | 四川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