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繁體 English
北京  陰轉小雨 27 ~ 20 ℃ 微風
新聞中心
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佈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字號:
日本皇室添丁花銷1億日元 紀子豪華病房揭秘

  時間:2006-09-07 14:10    來源:     
 
 

  日本天皇次子文仁親王秋筱宮的妻子紀子6日在東京愛育醫院剖腹産下一名男嬰,由此在日本皇室歷史上開先河,成為第一位在民間醫院生産的王妃。為了確保紀子順利分娩,日本皇室為她在愛育醫院安排了一間可以和五星級酒店高級套房媲美的豪華病房。

     女警晝夜守衛

     愛育醫院坐落于東京都港區,鄰近著名的六本木山。該院是全日本最權威的婦幼專科醫院之一,且與皇室頗有淵源。

     早在1933年,昭和天皇裕仁為慶祝長子,即明仁天皇的誕生,專門捐資興建。1938年,愛育醫院正式落成,目前平均每年有1600名嬰兒在該院誕生。

     紀子從8月16日就入住愛育醫院待産,她所使用的VIP“特別室A”位於醫院一處寂靜角落。房間寬敞舒適、裝修豪華,電視、電話、沙發、冰箱、浴室等設施一應俱全,看上去更像五星級酒店的高級套房。

     為保障日本皇室成員的安全和隱私,紀子所住的病房內特別安裝了兩道房門。

     由於文仁親王夫婦堅持要求避免對其他産婦造成過多干擾,因此警方並未封鎖通往特別病房的通道,但仍派遣10名警官在病房門口晝夜守護,其中大部分是女警。

  食譜頗有口碑

     愛育醫院的孕産婦營養食譜也頗有口碑。該院約有10名廚師,烹飪出的食物不僅美味而且健康,還曾被收入料理書籍。

     更讓日本皇室滿意的是,愛育醫院儘管積極倡導自然分娩,但醫院內各種急救設施十分齊全,且備有完善的早産嬰兒搶救與護理方案。

     紀子孕期被診斷出有部分前置胎盤,必須實施剖腹産手術。愛育醫院顯然是最佳選擇。

     由於紀子是日本皇室中第一位剖腹生子的王妃,因此63歲的愛育醫院院長中林正雄親自擔任主刀醫生。紀子1991年和1994年兩次自然分娩時都曾得到這位婦産科專家的照顧。醫院還成立了由産科、兒科和麻醉科醫生組成的醫療小組。

     分娩費用驚人

     如此精心的護理自然費用驚人。據愛育醫院網站介紹,除一般的醫療開支以外,僅紀子所住的特等病房每天就需支付4.5萬日元(1美元約合116日元)。

     有媒體推測,日本皇室為迎接這名41年來的首位男性新成員,將至少花費1億日元。

     出於安全考慮,日本皇室成員多被安排在宮內廳醫院進行分娩。明仁天皇的3名子女,即德仁太子、文仁親王秋筱宮以及公主清子全部在這家醫院內誕生。

     紀子的兩個女兒也在宮內廳醫院出生。2001年12月,太子妃小和田雅子在同一家醫院順利産下女兒愛子。

     但近年來,也有部分日本皇室成員選擇到民間醫院生産。

     明仁天皇的堂弟高圓宮的夫人久子分別在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在愛育醫院生下3名女兒。 (宋潔雲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來源:現代快報)

 
編輯:system    
 
-您對新聞的評價-
很差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2007贛臺會將展示贛臺經貿交流20年成果
臺媒曝尼加拉瓜再向臺當局索要鉅額援助
陳水扁“出訪” 臺當局與“友邦”粗糙玩弄新聞
鄭立中等會見出席07贛臺經貿研討會臺商代表
臺媒稱美國或在聯大公開反對陳水扁“入聯公投”
臺灣離婚率是10年前兩倍 每百人有6人離婚
馬英九“特別費案”偵訊錄音帶失蹤 或暫緩二審
臺勞工代表質疑臺當局強制公營單位宣傳“入聯”
熱點新聞
中央下撥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費 解決受災群眾生活困難
一顆螺絲引發中國臺灣“華航”客機爆炸?
臺當局雙重標準處理瘦肉精豬肉 藍綠民代都反對
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
“紙包子”假新聞炮製者獲刑 稱一時糊塗導演鬧劇
第二十四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
奧運倒記時一週年,北京同一個聲音
迎接中國共産黨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奇聞趣事
上海夜空出現UFO超過10小時 並非夜光風箏(圖)
組圖:消防隊員端掉1.2米長馬蜂窩
獲救金雕陪主人滑翔機翱翔藍天(圖)
組圖:21頭黃牛竄上滬寧高速公路
學生網站大膽話題惹怒網友 探討15歲算不算晚戀
組圖:貴州一男子5分鐘內喝下10斤雜酒
禹州市民捉到人面蜘蛛(圖)
陜南發現我國最小的蝴蝶 翅膀展開12-17毫米
兩岸
新黨主席郁慕明參加贛臺經貿合作研討會
青春有約 20名臺灣大學生在廣西“三下鄉”
海峽兩岸各民族中秋聯歡活動在北京啟動
廈門願為臺灣農産品進入大陸市場提供管道
廣州隆重慶祝臺資企業協會成立十五週年
服務台商子女 福建教育部門計劃開設“臺生班”
一個馬祖青年的大陸情懷:感動,無法言喻
八十余兩岸專家學者九月將聚廈門話“三通”
相關視頻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