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中國國家部委和中央企業力促海峽西岸經濟區崛起 

時間:2009-05-05 09:4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福州5月5日電 題:中國國家部委和中央企業力促海峽西岸經濟區崛起

  記者 項開來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最近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這也意味著以福建為主體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將會獲得更大的支援。

  2004年初,福建省委提出了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戰略,其目標是:通過10年到15年的努力,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社會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這一全新的發展思路,引起了海內外的關注,也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

  今年3月8日,福建省第一條沿海快速鐵路--溫福鐵路全線鋪軌貫通,同時福廈鐵路正式鋪軌。溫福鐵路將於6月底通車,福廈鐵路于11月底開通,福州至上海的列車運作時間將從現在的14小時25分縮短為5小時左右。另外,廈深鐵路正在加快建設,預計2011年底通車。

  “沒有鐵道部的大力支援,福建的鐵路建設不可能有這樣快的進步。”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開明説。

  鐵道部是最早響應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的國家部委之一,而福建沿海快速鐵路通道的建成,正是國家部委力促西岸經濟區戰略發展的重大成果之一。2004年12月,鐵道部在與福建省政府簽署的有關紀要中表示,將在10年內投入1000億元,建設福建“一縱兩橫”快速鐵路主幹網。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支援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要加快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適應兩岸直接“三通”的需要,提高發展保障能力。

  2009年,福建省又開工贛龍鐵路復線、京福高速鐵路福建段、漳州港尾鐵路建設。同時推進海西高速公路網建設,新開工9個、續建16個項目,新增通車里程200公里以上。海西大港口建設步伐也穩步邁進,年新增港口吞吐能力4000萬噸以上。

  王開明表示,僅以這幾年動工建設的鐵路,就比福建之前鐵路總里程都要長,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化基礎設施,僅靠福建自身力量很難做到。福建具有全國一流的港口資源,但只有與鐵路、高速公路等互通相連,港口的作用才能得到發揮,對臺經貿的優勢才能得到體現。

  鐵道部是中央部委等多個部門支援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一個縮影。就在今年一季度,國家測繪局和國家電監會也分別出臺了支援海峽西岸經濟區測繪事業和電力事業發展的舉措,迄今簽署協議支援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國家部委和中央企業有50多個。

  幾年來,國家部委支援在福建泉州建設目前大陸唯一的國家級對臺專題博物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文化部決定把福建建設成為國家級對臺文化交流基地;國家林業局批准設立海峽兩岸(三明)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等有關部委對寧德實施環三都澳區域的開發規劃給予了支援……

  金融支援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重要支撐之一。根據有關銀行與福建省政府簽訂的協議,“十一五”期間,國家開發銀行將在福建投放1200億元的貸款,中國農業銀行也將向福建提供總額800億元的信用貸款。國家部委和中央企業的大力支援,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使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幾年來保持了良好態勢。

  國家部委和中央企業的大力支援促進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快速發展。2008年福建地區生産總值突破萬億元,每人平均超過4000美元,福建經濟增速已經連續7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今年一季度,福建省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965.51億元,同比增長7.4%,高於平均水準1.3個百分點。

  福建省省長黃小晶年初在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上表示,2009年福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生産總值增長10%左右;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11%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5%;外貿出口增長10%。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