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80後”小夥的電商生意經:青神竹編賣5000萬元

2017年10月08日 11:50:54  來源:華西都市報
字號:    

  80後小夥的電商生意經 青神竹編賣了5000萬元

  這5年

  時代給趙小波的創業夢想插上翅膀,助他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和勤於圓夢。因為這個時代,這個80後小夥成了返鄉創業明星。

  獲得感

  趙小波帶領團隊建起18000多平方米的竹藝眾創空間,開先河在網上賣竹子,給當地老百姓帶來5000多萬元的電商生意。

  人物名片 趙小波

  眉山市青神縣竹編産業電商運營中心總經理、第六屆全國創翼大賽“創翼之星”、四川省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眉山市返鄉創業明星。他創建的竹藝眾創空間,給當地老百姓帶來5000多萬元的電商生意。他説,這就是自己最大的收穫與幸福感。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李媛莉 受訪者供圖

  “唯有努力,方不負好時代。”9月,站在四川首場“圓夢中國人”百姓宣講活動的講臺上,青神縣竹編産業電商運營中心總經理趙小波的故事和幸福感,在聽眾間瀰漫開來……

  趙小波還沒來得及從講臺下來,一個女大學生衝到他跟前,“趙班長,我哥一直都在向你看齊!”他一時不知該答什麼,重復説著,“謝謝,謝謝。我會繼續努力的。”

  趙小波感謝這個時代,“它給我的創業夢想插上翅膀,助我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和勤於圓夢。”這個80後小夥成了返鄉創業明星,開先河在網上賣竹子,給當地老百姓帶來5000多萬元的電商生意。

  電商中心接單

  青神竹編網上叫賣

  “又來一個單子,800個燈籠,一個月交貨,做不做?”眉山市青神銀海竹木製品廠負責人李銀海接到了趙小波的電話。

  “做做做,加班也要做。”李銀海毫不遲疑接下訂單。有電商中心幫忙接單,李銀海只管生産,這門“生意經”他早就念熟了。“去年通過他們,我賣出去658萬元。”李銀海説,截至今年5月,他的銷售額已達300萬元。

  竹編工人吃上的“定心丸”,來自趙小波。

  青神全縣竹編作坊近100家,但每個作坊佔地幾百平方米,工人5-10人,過去,銷售主要靠到府推介和老客戶介紹,銷路有限。

  2014年返鄉創業的趙小波與當地政府合作成立青神縣竹編産業電商運營中心,把青神竹編和竹工藝製品整理歸類,以青神竹編的品牌在淘寶、天貓、京東等網上商城開設店舖,電商中心負責接訂單,公司提成銷售額的5%作為運營費用。“編了50多年的竹子,第一次聽説網上賣。”老手藝人劉忠才很開心,“現在好啊,賣得多,我願意多做點。”

  整合資源發展

  幫老鄉賣了5000萬

  “以前我也試過開網店,圖片挂上去幾天都沒有人問。”許冬蘭編織竹花籃工藝不錯,“單打獨鬥”失敗過。今年初入駐電商中心後,趙小波首先讓專業攝影師去拍攝許冬蘭編織的各式竹籃照片,再配上優美的文字挂在網上,還在微信公眾號上把許冬蘭的竹籃照片穿插進各式文章中。很快四川南谷傢具有限公司負責人金平找到府來,5月初,趙小波為許冬蘭拿到35萬元竹籃訂單。

  “整合資源抱團發展,改變過去一盤散沙各自單打獨幹的狀況,形成相互依託,資源共用,利潤共分的局面。”趙小波説,“我們搭建竹品網、微信公眾平臺等多維立體的網銷平臺,實現了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

  目前,電商中心配有美工、攝影、編輯、客服和運營等專業工作人員,為每個竹編企業的網上宣傳展示進行特色定制服務。據介紹,已有25個竹編企業入駐電商中心,今年3-5月,25家竹編企業銷售了近1000萬元産品。電商中心為青神縣域竹編企業新增網路訂單5000多萬元。

  運費是價格10倍

  欲挑戰竹編出口難題

  數月前,一位女士通過微信找到趙小波,表示想拿下青神竹編歐洲總代理。“如果要出口,還有物流、包裝、運費等問題需要解決。”趙小波説,去年幫客戶運了兩個燈籠到新加坡,燈籠價格180元,運費就花掉了1800元。

  “如果可以衝出國門,再困難也要去拼一把。”這是屬於趙小波的話語體系,正因為敢想敢做,他才走到今天。2005年從部隊退伍歸來,趙小波做過白酒代理商,掙到人生第一桶金200萬元,卻很快在投資中賠光。磨難讓他重生,“男子漢能屈能伸,這點失敗算什麼,無非重頭再來。”

  這個錚錚男子漢從時代裏窺探到了機遇,當網際網路電子商務風頭正勁的時候,趙小波回到故鄉,選擇了助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青神竹編進軍電商。“在當地當時,算得上補白。”

  作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之一,電商中心還孵化了18000平方米的省級竹藝眾創空間,整合入駐了竹編企業和個體35家,培訓了竹編産業電子商務從業人員2000人次,引領和帶動大學生、返鄉青年、退伍軍人等群體選擇電商創業開設網店100多家。

  這種共用經濟的模式吸引國家商務部到訪。

  在趙小波的腦子裏,已有一條“青神竹編”擁抱網際網路+竹編産業的品牌運營之路,“這才能真正做強做大竹産業。”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