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南北稻香村商標之爭風波再起 戰火燒至電商平臺

2017年09月25日 09:27:25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南北稻香村商標之爭風波再起  

  蘇稻被裁定停止在電商平臺使用“稻香村”標識

  北京晨報訊(記者 陳瓊 肖丹)南北稻香村商標之爭又有新的進展。9月22日北京智慧財産權法院就北京稻香村訴蘇州稻香村在電商平臺使用“稻香村”標識侵權一案作出裁定,要求北京蘇稻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應立即停止在京東商城、天貓商城等電商平臺銷售帶有“稻香村”標識的糕點等産品。

  電商平臺之爭只是南北稻香村漫長的商標之爭的“冰山一角”。

  自2006年至今,北稻和蘇稻雙方訴訟不斷。2006年,蘇稻申請註冊扇形“稻香村”商標,北稻提出異議。2013年雙方上演“稻香村”商標爭奪戰,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2014年,蘇稻申請的扇形“稻香村”商標被法院終裁“不予註冊”。

  儘管官司不斷,雙方爭奪戰時至今日也未曾停歇,一南一北兩家“稻香村”為誰是真的老字號爭得面紅耳赤。

  稻香村1773年起源於蘇州,當時叫“蘇州稻香村茶食店”;北京稻香村1895年在北京前門外觀音寺開業,為老北京人所熟知。在2004年之前,蘇州稻香村主要分佈在蘇州等南方市場,北京稻香村則是紮根北京等北方市場,雙方由於地域分割,並沒有太多交集。

  蘇稻北上擴張后,雙方的矛盾進一步凸顯。而隨著電商銷售比重的加大,雙方的爭奪焦點也蔓延至線上。由於蘇州稻香村進駐天貓、京東等電商較早,一度出現輸入“稻香村”關鍵詞直接跳轉到蘇稻頁面的情況。而隨著北京稻香村也開始越來越重視線上的渠道經營,雙方的官司蔓延至電商平臺的商標使用領域。

  北京智慧財産權法院認為,蘇州稻香村在蛋糕、糕點、月餅、麵包、餅乾、粽子等商品上的涉案被訴侵權行為,可能造成相關公眾對商品來源的混淆誤認,故如不責令蘇州稻香村立即停止涉案行為,將可能會對北京稻香村的市場份額造成嚴重影響,會對其利益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