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復興號”350公里時速正式開跑

2017年09月22日 08:56:22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本報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嚴冰)隨著中國鐵路實施新的列車運作圖,“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今天正式開始以350公里時速運營。這標誌著中國為世界高速鐵路商業運營樹立了新的標桿。

  今早8時許,記者登上紅白相間的“復興號”動車,幽藍色的燈光輝映著潔白的車廂,讓人有一種舒適感。座位之間的距離和衛生間的空間都比“和諧號”動車大,座位中間的電源插孔讓旅客感到很方便。

  動車9時準時啟動,短短17分鐘,動車便加速到目標時速:350公里!當顯示屏上出現這個數字,周圍的記者頓時歡呼起來。第一站:濟南,記者看了一下手錶,用時1小時22分鐘。1994年,記者第一次坐火車到濟南,路上跑了6個多小時。

  中國鐵道科學院首席工程師趙紅衛告訴記者:今年7月,“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開展了時速350公里實車、實重和實速檢驗檢測以及可行性研究和運營安全評估,組織專家進行了評審諮詢。通過全面系統的科學論證和綜合評估,表明“復興號”動車組具備在京滬高鐵按時速350公里運營的能力和條件。

  今天起,7對“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按時速350公里運作,分別擔當G1/G2、G3/G4、G5/G6、G7/G8、G9/G10、G13/G14、G17/G18次,京滬之間全程運作時間在4個半小時左右。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中國鐵路總公司全力推進京滬高鐵“復興號”動車組時速350公里運營準備工作,深入開展京滬高鐵標準示範線建設,京滬高鐵的技術裝備和基礎設施得到全面強化,設備運用維護水準持續提升,外部環境整治成效明顯,京滬高鐵品牌體驗反映良好,新圖實施準備工作全面落實,總體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按時速350公里運營時機成熟、條件具備。

  該負責人表示,“復興號”實現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將進一步縮短京滬間旅行時間,為沿線各大中心城市之間人民群眾出行提供更多選擇;進一步拉近沿線各城市間的距離,增強同城效應,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提高鐵路線路、車輛運用效率,促進企業提質增效,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下一步,鐵路部門將始終牢固樹立高鐵安全“萬無一失”的理念,科學嚴謹組織實施,全面落實高鐵安全責任,統籌經營管理目標,努力提高運營品質效率和服務品質,不斷改善乘車體驗,增強旅客群眾旅行獲得感。

  截至2016年底,中國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已突破2.2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四縱四橫”高鐵網基本成型,建成了世界最現代化的高速鐵路網;在高鐵工程建造、高速動車組、列車控制、牽引供電、運營管理、安全保障等領域取得一系列自主創新成果,全面掌握了高鐵關鍵核心技術;隨著高鐵營業里程和列車開行數量不斷增加,積累了豐富的高鐵運營經驗,目前,中國高速動車組保有量達到2700余組,每天開行動車組4500多列,運送旅客500多萬人次,高鐵動車組已累計發送旅客突破60億人次。

  京滬高鐵2008年4月開工建設,2011年6月30日開通運營,截至目前已累計安全運送旅客6.72億人次。

  透視“復興號”(連結)

  “復興號”是中國鐵路總公司按照時速350公里運營研發製造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其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以及節能環保等性能有較大提升。在使用的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佔84%。中國標準動車組整體設計以及車體等關鍵技術都是自主研發。其技術創新及成果主要體現在:

  ■ 採用先進安保技術。設置智慧化感知系統,建立強大的安全監測系統,全車部署了2500余項監測點。

  ■ 優化旅客體驗。車廂內實現了WiFi網路全覆蓋,設置不間斷旅客用220V電源插座,設置無障礙設施等,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坐體驗。

  ■ 建立智慧感知系統。採集各種車輛狀態資訊1500余項,全面監測列車運作狀況,可自動報警或預警,並能根據安全策略自動採取限速或停車措施。

  ■ 採用全新低阻力流線型頭型和車體平順化設計。列車阻力比既有CRH380系列降低7.5%-12.3%,350公里/小時速度級每人平均百公里能耗下降17%左右,表現出良好的節能環保性能。

[責任編輯:葛新燕]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