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別人家的孩子”:19歲博士生 13歲清華本科生

2017年09月08日 16:07:18  來源:中青線上
字號:    

  從前有個對手,叫別人家的孩子……現在他們依然把我甩在後面

  小時候

  耳邊總能聽到父母嘀咕

  “你看看隔壁家的某某某,學習多自覺啊!”

  “我同事的女兒今年考上重點中學了!”

  ……

  別人家的孩子

  成了我們無形的對手

  今年新生季

  有的新生一入學就火了

  這些學霸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小編帶你看看

  他們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

  西北大學 范焱

  19歲的博士研究生新生

  范焱1998年出生,家鄉在山西大同。他母親是大同市一所幼兒園的老師,據她介紹,兒子從小就很聰明,一首古詩,很快就能背得爛熟。於是母親在范焱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試著教他小學低年級的知識。到了范焱五歲的時候,父母決定讓他試著直接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讀。

  “剛開始非常吃力,不過後來逐漸適應了,就這麼讀下去了。”他回憶,因為年齡比同年級的同學小很多,所以學習成績一直不算很好。“直到上了初三,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開始對學習産生濃厚的興趣。”

  高中時期,范焱開啟了學霸模式。“從那時候起,考試成績一直是班裏第一名,收穫了一種成就感,於是就更加努力學習,甚至課間休息的時間,我都會用來學習。”

  然而14歲那年,范焱第一次高考成績卻不算優異。在與父母長談後,他決定“捲土重來”。2013年,15歲的范焱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西北大學地質學系。

  由於在校期間成績優良,范焱獲得了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的機會。本該保送進入碩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的他,卻又選擇迎接人生的新挑戰——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新生范焱笑著説:“所以説大家可能誤解了,我是本科畢業後直接讀博,沒有那麼厲害啦。”

  華中科技大學小王子(化名)

  17歲的碩士研究生新生

  提起小王子,身邊的人都是讚不絕口。3歲入學,小學跳過兩級,13歲考取中國礦業大學,17歲保研至華中科技大學統計係。曾在中國礦業大學榮獲國家獎學金、校一等、三等獎學金,2013級學生軍事技能訓練先進個人,2014至2015學年度中國礦業大學優秀共青團員,2015至2016學年度中國礦業大學五四優秀青年。在2016年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團隊二等獎。

  大一暑假時,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小王子經老師推薦參加了華中科技大學的的暑假夏令營,十余天的日常活動,但在她眼裏卻充滿了探索的快樂。“在這次夏令營中,我結交了許多好朋友,也認識了我讀研的恩師段老師,在我選擇保研這條道路,恩師給了我很多建議,指引我不斷成長。”為了能夠順利實現自己的目標,小王子每年暑假都會參加華科舉辦的夏令營,提前了解華科,了解自己的學術發展方向。

  當談到自己將來的學術理想時,她説出自己的規劃:“如果不出意外,我應該還會繼續讀段老師的博士吧!”

  清華大學 盛一博

  13歲的本科新生

  盛一博是今年清華錄取的年齡最小的新生,出生於2004年,在今年5月剛滿13周歲。

  盛一博成長于一個教師家庭,擔任高中物理老師的父親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他對物理的興趣。盛一博説:“一兩歲的時候,母親經常抱著我到父親的課堂上旁聽,也算是從小就有這樣一個物理學習的環境吧。最大的愛好是物理,希望以後能當一名優秀的工程師。”

  對於“清華”“神童”“學霸”等標簽,盛一博謙虛地表示:“我就是比別人勤奮一點,還沒有到神童這個程度。”

  同齡人還在讀初中時

  他們已經搶佔了大學校園

  大家不要失落

  當你要開始努力的時候

  一定為時不晚

  我們一起加油

  趕超“別人家的孩子”

  綜合整理自微信公號學術中國、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央廣網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