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老人遇以房養老騙局 公證債權文書背後浮現違法問題

2017年08月25日 15:49:2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老人遭遇“以房養老”騙局 公證債權文書背後浮現違法問題

  央廣網北京8月25日消息(記者孫瑩 北京新聞廣播馬駿)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期,北京一些老人陷入“以房養老”騙局,騙子假借國家“以房養老”政策之名,以投資返利為誘餌,誘騙被害人進行房産抵押借款,辦理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公證、房屋買賣全權委託公證,騙取被害人房屋抵押款。

  對債權文書進行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為委託中間人買賣房屋的全權委託書進行公證,是騙局順利實施的重要環節,也是受害人維權最大的障礙。某些公證人員違規執業,受害人卻難以取得證據。

  由於公證高效、便捷的特點,公證債權文書強制執行制度在服務實體經濟、規範民事經濟活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減少法院訴訟壓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來,當事人申請不予執行公證債權文書的案件呈直線上升趨勢,被裁定不予執行的案件數量也大幅增加。法院在審查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問題?在辦理公證債權文書的過程中,又該怎樣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呢?

  北京海澱區人民法院執行局法官朱卉靈介紹,2011年至2013年三年間,海淀法院共受理公證債權文書執行案件251件,涉案標的10.1億元,其中當事人申請不予執行的12件,被裁定不予執行的僅有1件,不予執行率約為8%。而從2014年開始,此類案件卻有了大幅增長。

  朱卉靈: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我院受理公證債權文書執行案件1824件,同比增長超過6倍,涉案標的 53.8億元。其中當事人申請不予執行的72件,被裁定不予執行的28件,不予執行率增加到38%。

  法院發佈的典型案例顯示,根據某公證處出具的公證書及執行證書,2013年12月,張先生把150萬元借給了張某和徐某,在申請強制執行過程中,張某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公證債權文書的申請,稱他和徐某是夫妻,但對借款一事毫不知情。徐某擅自拿走了他的身份證,由他人冒用自己名義簽訂了借款合同,並辦理了公證。經查,借款匯入徐某賬戶後,至2014年1月7日,被分為數十筆提取或轉出,均未進入張某賬戶,同年3月1日徐某非正常死亡。張某有辦理公證當天,在單位工作的證據,提交的簽名與公證書中的簽名明顯不一致,本人與辦理公證時公證處存檔的照片也有明顯差別。

  法官鐘曉:法院經審理後認為,張某提供的證據可以證明,公證時張某身份材料存在瑕疵,不能確定張某真正辦理過借款合同公證。公證員在辦理相關公證時,未能對當事人身份進行審查核實,未認真審查核實相關材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就為借款合同辦理公證書,並且在債務人之一的徐某死亡後,出具執行證書,違反法律規定。因此,對公證債權文書裁定不予執行。

  法院在審查案件中發現,本人未到場公證、借貸雙方簽訂“陰陽合同”、債權人向公證處隱瞞債務人還款事實、公證員不親自辦理公證、將抵押人直接列為被執行人等等問題,甚至公證債權文書背後浮現出違法問題。

  北京海淀法院執行裁決庭庭長邵紅燕:當事人約定了高額違約金,實際利息遠遠超過法定上限,違反了法律強制性規定。職業放貸人、貸款仲介利用公證債權文書從事融資放貸業務,涉及的金額數以千萬計,甚至過億,遠遠超過了民間借貸的常態。

  近期,一些老年人遭遇所謂“以房養老”的騙局,引發媒體關注,北京海淀法院執行裁決庭法官張揚分析,這樣的騙局最主要的就是兩個步驟,第一步就是騙被害人與自己一起到公證處主動要求辦理公證。

  張揚:第一步就是訂立一份借款合同,並辦理一份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公證,形式上是一份借款合同,內容呢,他許諾被害人,這只是一種形式,因為債權文書不給辦理其他公證,必須要辦這種公證。這樣被害人就相信了不法分子的許諾,去公證處辦理了公證。

  接著,騙子實施第二個關鍵步驟,辦理全權事項的委託。

  張揚:也就是他指定一個人為被害人辦理房屋過戶、抵押等一切事項,之後一旦被害人到期沒有還款,因為被害人認為他是不會還款的,不法分子利用他這種認識錯誤,去申請到期公證債權文書執行,這時候,被害人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已經是被執行人了。最終,這個房屋及可能過戶到不法分子名下或者真正出借人名下。

  法官提示:輕易不要做全權委託公證,尤其是委託給陌生人,更不要以為到公證處公證只是走個形式。

  張揚:不管不法分子怎麼許諾你,這只是個形式,是國家支援的,你一定要看你公證的簽訂的是什麼合同,就是什麼合同,法院不會認為你再通過公證之外的口頭承諾或者其他協議,就能否定公證債權文書的效力,因為根據法律規定,公證債權文書是具有較高的證明力的,除非有足夠的相反證據證明,可能被法院採信。第二,千萬不要辦理這種全權事項的委託公證,一旦把你的委託權放出去,你就控制不了你的房子,很可能被轉賣、變賣。

  下一頁   [延伸閱讀]   女老闆偽造證明書騙貸超千萬 造假應付潛逃被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