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記者體驗網紅店排隊做托:9小時賺140元

2017年08月21日 08:57:49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位於來福士廣場的一家奶茶店在今年上半年晉陞為“網紅”,人氣最旺時,要排隊七小時才能買到。

  這周,記者在上海人民廣場和徐家匯,幹了5趟“排隊的活”,總計9小時,賺得140元。

  因為排隊的事,愈發讓人看不懂了——上海人民廣場隔著一條馬路的兩家店,一賣茶飲料,一賣傳統糕點,數月前動輒排隊數小時,人稱“人廣雙雄”。眾人皆見,四週“黃牛”叫紛紛,排隊路人欲斷魂。那之後,“網紅店”被複製推廣,時不時會有麵館、餛飩店、傢具店等,從默默無聞到猛然間門庭若市,竟有盛夏露天排隊近百米、遮陽傘接成長龍的“盛況”……“假排隊”的質疑從未停歇,“網紅店”的聲明總在否認。還有店家公開“賭誓”:若有人能拿出該店雇人排隊的有傚法律證據,全店相送。

  爭論喧囂間,“網紅”更紅,但人們心底深知它不合常理。何等誘惑,能抵得上三五小時的排隊耐心?可好奇心愈起,“稀缺”便體現價值,幾十元錢的飲料和糕點,便能在朋友圈裏享受一把被羨慕的感覺,讓人心癢癢——

  好一齣“心理戰”和“行銷戲”。然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文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關於“網紅店”排隊的真真假假,目前落實證據和具體執法存在困難,記者想深探究竟,故應聘“排隊托”,去看那眾生相。

  “自己人”與“真客人” 

  9時45分,人民廣場的來福士廣場門口,正是記者這批“排隊托”的集合點。這是昨晚在微信群裏約好的。在各種兼職網站和群裏,“排隊充場”均被形容為“打醬油活”,輕鬆、湊數。

  “同事”總有一兩個掉鏈子的,拖拖拉拉,群裏各種迷路和問路,10時出頭才湊齊11人,一路逶迤去幹活。任務是給附近一家新開業的、不過數平方米臨街熱狗店“捧場”——幹活前領隊集中吩咐幾句要點,一要買最便宜那款熱狗,可打包也可自己吃,留好小票事後報銷;二是別緊張,切忌猥瑣張望,要自然大方,裝成普通客人;三要在群裏聽指揮,有時可分批去,有時要一起排隊“轟”一下。

  眾人無異議,開工。

  等熱狗的間隙,大家站在店門附近玩手機。領隊常在附近巡走蹲坐,觀察隊伍,視情在微信群裏發來注意事項:“排成一隊,要有秩序”“等候時也儘量在旁排成一隊”“熱狗也可在門口吃”。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