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多地力推“共用停車”緩解停車難

2017年08月17日 09:06: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原標題 “開車只需十分鐘,停車卻花了半小時”

  繼網路約車、共用單車、共用汽車之後,“共用停車”也來了。近來,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在各自的地方停車管理條例或規定中提出,鼓勵發展“共用停車”模式,允許一些單位或個人將專有停車位對外開放,並通過移動網際網路平臺進行分時出租,既增加收益,也方便他人。不過,業界人士認為,這一新模式要想發展壯大,還需要政府和社會進行多方統籌。

  缺口巨大多地發文鼓勵“共用停車”

  國家發展改革委2015年發佈的數據顯示,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比0.8,而發達國家約為1比1.3。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國內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由此帶來的後果是,在大城市高峰時段,“開車只需十分鐘,停車卻花了半小時”。

  但另一方面,根據最新的停車普查數據,北京中心城區停車位缺口85萬個,而夜間公共建築閒置空余車位63萬個。這意味著供需之間存在明顯的資訊不對稱現象。

  針對上述痛點,“共用停車”模式應運而生,目前已有ETCP、有位停車、車位分享等10多款與共用停車有關的APP上線。

  為解決車位資訊不對稱問題,各地也在政策方面進行了引導。

  去年下半年,上海市發佈了《關於促進本市停車資源共用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政府機關、醫院和高校等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在保障內部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應將內部停車設施錯時對外開放,率先落實停車共用責任。根據計劃,今年上海將建50個“共用停車”示範點。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