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小區物業 別成擺設

2017年08月11日 08:31:38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水電、綠化、停車、維修、垃圾處理、維持社區生活秩序……物業管理千頭萬緒,樁樁件件都事關居民利益,猶如社會治理的“毛細血管”——它順暢無阻,社區生活才能歡樂和諧。眼下,很多城市社區物業管理不到位,業主、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矛盾糾紛層出不窮。這些問題的根源何在?是市場失靈還是管理失職?如何打造一個秩序良好、競爭充分的物業服務市場?

  “物業病”影響安居夢

  收錢不管事,想換又沒轍;投訴沒人理,新房不敢住

  小區物業服務差勁,能把人逼到什麼程度?

  “換房!”北京朝陽區居民蔡科不得已做出了這種選擇。

  “樓道裏堆滿垃圾,墻上都是小廣告,一進單元門,狗屎狗尿味就直衝鼻子。”蔡科回憶起搬家前的居住環境,臉上寫滿無奈,“每平方米物業費2元多,對老小區而言價格已經很到位了,誰料想物業不管不顧到這個地步。”

  有委屈,得申訴。蔡科找物業公司理論,對方表示,物業只管樓下廣場的保潔任務,樓內衛生由業主自行解決;撥打“12345”行政投訴熱線不下7次,得到回復“問題已轉給相關部門處理,請耐心等候”。

  投訴沒轍,改成善意建言。蔡科提議,只要搞好樓內衛生,物業費每月多收十幾元都行。物業不以為然:你願意多交,別人可不一定……

  蔡科的經歷,是城鎮化快速推進背景下,物業服務短板的一個縮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衛民指出,目前住宅物業問題包括三大類:

  一是部分物業管理機構功能薄弱,業主不得不直接與供水、供電、供燃氣等專業公司直接對接,溝通不暢;

  二是物業管理不規範,比如定價不合理、物業費使用不透明、服務不盡如人意;

  三是業主委員會運作效率低,對一些需要業主表決的管理事項,往往因為人難湊齊,導致遲遲不能推進。

  “像房屋漏水、私搭亂建、違規裝修,以及物業費、各種分攤費用收取不透明不規範等問題,直接影響百姓安居樂業。”中國物業管理協會行業發展研究部主任劉寅坤説。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