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家長帶娃上班大家怎麼看? 一半理解一半反對

2017年07月19日 15:35:06  來源:山西晚報
字號:    

  “帶著孩子們上班的媽媽傷不起。息怒息怒,我不是後媽。明天怎麼也得把倆傢夥寄存了。”

  近日,太原市民侯女士在朋友圈發了張帶孩子上班的照片,表示要儘快將孩子“寄存”。朋友們則紛紛留言表示同情:暑假來了,帶孩子上班傷不起。不過,也有市民覺得孩子能去父母單位體驗也是件好事。美國有個“帶孩子上班日”,很多公司都會在這天號召員工與子女一起來上班,增進親子關係,也給孩子一個機會來了解自己父母所從事的工作。今年,太原杏花嶺區一所小學的假期作業就有“要求有條件的同學到父母工作的地點,利用幾天時間體驗父母工作的艱辛,並寫出體驗感言。”

  在太原,帶孩子上班這種情況多不多?是煩惱還是有意義的體驗?除了帶孩子上班,還有哪些解決辦法?孩子多大年紀就可以獨自在家……連日來,記者就此進行採訪。

  ○現象掃描

  孩子體驗家長工作 有新鮮感也鍛鍊能力

  市民吳女士在一家公司從事策劃工作,她的兒子濤濤剛讀完二年級,今年暑假作業中有一項:體驗父母工作。“我的工作是策劃和活動,主要是策劃相親活動,並不適合帶孩子參加。”為了孩子完成作業,吳女士特地參加了公司組織的一個去陽曲縣探訪貧困家庭的活動。

  8日上午,吳女士帶著濤濤去陽曲縣的5個貧困家庭,中午在鄉村小學野餐。“一天下來,除了村裏頂著大太陽、爬坡去探訪家庭有些辛苦外,孩子沒什麼特別感覺。回來我問他體驗到什麼沒有,他説媽媽工作挺有趣的,跟郊遊差不多。”對孩子的回答,吳女士有些哭笑不得,“工作中策劃、組織活動的辛苦,孩子感受不到,他還太小,對貧困家庭的不易也沒有什麼體會。不過,活動中濤濤很懂事,大家一起做事兒他會搭把手,小團隊中他會和其他小夥伴相互照應,這也都是生活中、職場中的重要品質。”

  體驗父母工作的不止濤濤一個。9日,在并州路的一個公共自行車租賃點,一個七八歲的男孩拿著布子擦自行車和車樁。“不同的抹布用來擦不同的部分,亂了就擦不乾淨了。”“這裡還有泥點子,擦一擦。”男孩身邊,站著名中年婦女,一邊還有位60多歲的老人也在清潔租賃點的自行車和鎖樁,不時地也插句話教孩子。

  老人姓陳,是自行車租賃點的管理員。這天是他女兒帶著孩子來看他,想讓外孫幫姥爺做些工作,體驗一下。“捨不得娃兒幹活兒,簡單擦擦就好。”陳師傅説,外孫來了特有幹勁兒,好幾個鎖樁都要自己擦,“當是讓娃兒體驗勞動吧,能勤快些。”

  孩子的到來影響家長工作 同事也表示“很頭疼”

  雖然帶孩子上班能體驗勞動,感受家長工作環境,但也有很多市民感覺帶孩子上班除了影響工作,對孩子其實沒有什麼好處。

  市民張女士在一家公司做文案工作。13日,張女士帶著5歲的兒子安安來到辦公室。“他爺爺有事,找不到人看。這麼小,來單位除了無聊,他哪能有什麼體驗?”張女士先拿出繪本讓安安看,但安安看了沒兩分鐘就坐不住了,“媽媽,過來一下,你給我講講。”“媽媽,這個是什麼”“媽媽……”兒子一會兒一個問題,張女士幾乎沒法集中精力工作。

  “為了不影響辦公室別人的工作,只能讓他看動畫片。”張女士説,安安往電腦面前一坐,眼神一動不動,一直看了一個多小時。“家裏沒有裝無線,就是怕孩子貪玩,影響視力,這可好,來了單位一看就半上午。説他也不聽,考慮到這畢竟是工作場所,也不能太批評他。”張女士趕緊聯繫安安爺爺。第二天,安安爺爺就來帶孩子了。

  孩子來工作場所,頭疼的不只爸媽,還有辦公室的同事。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她有一個同事幾乎天天都會帶孩子上班,那小孩又是一個“熊孩子”,在大家工作的時候大聲喧嘩,一直跑來跑去,每個辦公室都會去串一下,搞得大家都不能好好工作。

  在某私企技術崗位的楊先生也向記者吐槽,放暑假後,他所在公司有兩個女同事把孩子帶來上班。雖然孩子沒有追跑打鬧,但是也很影響大家。“寫作業一會兒就來問。他們的媽媽工作效率也很低,完不成的任務分攤給我們,已經一個星期了。問她們為什麼不讓老人看孩子,她們説是老人身體不好。”楊先生説,後來公司經理批評了她們,現在她們正在給孩子找過暑假的地方。

  ○記者調查

  帶娃上班你怎麼看?一半理解一半反對

  12日20時許,記者在五一廣場附近採訪了20多位孩子家長,問及他們對帶孩子上班的看法,支援和反對的基本各佔一半。支援的市民認為,孩子放假實在沒人管,帶去上班是沒辦法的辦法。反對的覺得,帶孩子上班會影響整個辦公室的工作環境。“我很希望可以帶孩子一起去上班,無奈單位有規定不許帶孩子。現在孩子放暑假,我和他爸都上班,只能請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輪流幫著帶,但老人家年紀也大了,一直麻煩他們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市民李女士説。

  採訪中,記者發現,不論認可或者反對的市民,都認為帶孩子上班並不是一個最佳選擇,“孩子和工作是很矛盾的兩件事,想要照顧好孩子工作時必定會分心。”有市民犯愁,假期裏孩子誰來看,確實是個問題。

  暑假孩子該去哪?有的在社區有的獨自在家

  記者上網查詢發現,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一些公司曾出過政策,允許職工在假期時帶孩子上班,解決職工帶孩子的難題。但是,勞動部門並沒有出臺過相關政策。“是否允許帶孩子上班,如果有職工帶孩子上班是否扣錢,這些都要看用人單位的性質和工作內容,由用人單位自行決定。”太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實際上,家裏有老人可以幫忙帶孩子的,放假後基本都是老人帶,或者送回老家。此外,有些市民也想了些法子,給孩子找個安全、合適的託管處。

  為了解決家長沒時間看娃的問題,暑期託管班市場火熱。杏花嶺區一個託管班的負責人張女士説,她所在託管班是全托模式,從8點到18點,目前報名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四年級的都有,除了食宿,託管班還指導作業,也有繪畫、語言表演等興趣課程。

  另外,一些社區也幫忙在假期看孩子。據了解,萬柏林區興汾苑社區、迎澤區山佑巷社區等社區都辦過兒童託管班。山佑巷社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2015年,他們應社區住戶們的需求建立了一個兒童託管班,免費幫社區裏的家長照看孩子。

  此外,也有些家長選擇留孩子獨自在家。

  ○心理解讀

  10歲以下孩子不適合單獨在家

  記者的採訪對象中,被帶去上班的孩子最小的只有兩歲,孩子大的已經讀初中。“孩子多大都是孩子,沒有上大學前,我真的都不放心。”市民劉先生的孩子上高一,他安排孩子暑假一半時間跟他上班,一半時間回靜樂老家跟著爺爺奶奶。

  孩子多大,家長就不用操心孩子假期去處?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艷告訴記者,一般來説,10歲以下的孩子們性格具有好奇、好動、喜歡探究世界的特點,即使家長再三叮囑,也很難避免他們的危險行為。“因為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思維方式和成人是相反的,他們是先有行為,才建立思維,比如説孩子們只有碰到火被燙著了,才能知道火不能隨便亂碰,家長提前講道理,很多時候孩子們是接受不了的。他們不適合單獨呆在家裏。”

  另外,王艷説,孩子們的性格是五花八門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也會有很大影響,具體幾歲的孩子可以獨自呆在家其實也是因人而異的。內向文靜的孩子,自己獨自一人也能呆得住,而外向好動的孩子可能更黏人一些。王艷建議,幼兒園和一二年級的孩子,放假後還是盡可能有人陪伴比較好,可以幾個朋友之間輪流抽時間帶孩子,讓孩子們聚集在一起,同伴交往對孩子們的成長也比較好。再大些,就能鍛鍊獨自在家了。

  本報記者 馮戎 實習生 要呈陽

[責任編輯:張曉靜]